第一百四十五章 做评审也不能看年纪啊!颜崇文:感觉有被冒犯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已经知道计算方法的情况下,张硕很快就运用计算机求出了一组数值解。
    整个计算过程花费了20分钟左右,还包括了手动做推导的时间,而做推导列式的过程几乎没有思考,很快就全部完成了。
    黄军伟和秦海帆,站在一旁看着有点儿懵,他们都没看懂计算过程。
    秦海帆拿着推导的手稿一直看。
    黄军伟则盯着求出的一组数值解,他不知道求出的数值解精确度有多高。
    这只能用实验来验证。
    但是,以个人感觉来说,他觉得这一组数值解看起来比他们求出的那一组解靠谱的多。
    在返回的途中,两人都是默然不语。
    他们来参加研讨会,也只是想和张硕说一下研究中碰到的问题,希望张硕能给一些求解方法上的建议,没想到拿出个难题直接就解出来了。
    这可不是唯一的难题,只能算诸多难题中很普通的一个。
    比如,飞机的外形设计,就牵扯到机翼,机身,尾翼等等,每一部分的阻力计算都很重要。
    航空发动机也需要很多高难度的计算,比如,发动机进风口承受的风力强度,发动机喷流空气作用产生的复杂动力计算。
    等等。
    每一个方向上的工作,都会有很多关键性的复杂计算问题,而牵扯到每一个发动机,每一个飞机的设计,都有其特殊的计算需求。
    张硕求解的问题,也只是固定设计机翼附近的空气流动计算而已。
    如果把设计稍稍的进行修改,那么就要重新进行计算了。
    所以,重要的是方法。
    “但是,方法不是通用的。”秦海帆手里一直捧着推导过程的手稿,他判断道,“这个计算好像就只针对这个方程组,换一个方程组,哪怕是换一个重要参数,就代入不进去了。”
    “感觉过程很巧合,好像是为了这个方程组特别设计的一样,而不是一种通用的方法。”
    “这么短的时间……张硕教授这个水平……”
    秦海帆都感觉自己找不到形容词了。
    黄军伟思考着说道,“针对每个问题,还是要单独研究?不然这样,我们和张硕教授合作?”
    “怎么合作?”
    “计算项目?有些很难的计算,和他合作。”
    秦海帆摇头道,“一个方程组就是一个项目,张硕教授算的很快,但你想想,我们算了多久?而且,还没算出什么有意义的结果。”
    “如果换上一个方程组,换上一个题目,就要重新研究,总不可能把所有的计算工作都交给张硕教授来做吧?”
    “你说的也对。”
    黄伟华想想确实如此,“或者,碰到关键性、有难度的计算,可以找张硕教授?可以当成项目,不过还是要回去商议一下,我们也决定不了。”
    “我们的水平差距太大了……”
    秦海帆也感叹着。
    他们一方面是为张硕的水平感到惊讶,另一方面也有些自惭形秽,感觉学术自信受到了严重打击。
    ……
    第二天,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研讨会正式开始。
    上午八点半,学校礼堂举办了研讨会的开幕式,因为只是专业领域的研讨会,开幕式就是简单做一下致辞和报告。
    开幕式的致辞是谭友铭做的,大体就是欢迎所有人的到来,并说明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重要性以及研讨会召开的意义。
    之后齐志详、罗勇军分别对于研讨会的流程和安排做了说明。
    然后就是张硕了。
    张硕是研讨会的特邀评审,上台做二十分钟的个人工作报告。
    个人工作报告和团队工作报告不同,不用说什么数据方向之类的内容,一般是说自己做了什么研究,针对研究的领域发表一下看法,等等。
    个人工作报告的内容开放性很高,也可以说一些其他的内容。
    张硕很常规的说明了自己的研究和方向,“过去一个月时间,我的主要精力放在NS方程的奇点论证上。”
    “奇点论证,是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很多非线性偏分方程都存在奇点,奇点的存在也直接影响到方程的正则性……”
    他以奇点论证的论述为开篇,简单说了下自己的研究方向,也就是以映射二维NS方程来论证三维方程的奇点问题。
    之后则是谈起了研究方法和思想。
    二十分钟的报告时间并不长,很多人感觉只听了一个开头就结束了。
    针对张硕的研究方向,会场很多人讨论起来,“以二维映射来寻找三维的奇点,这个方向很独特啊!”
    “我完全想不出怎么着手进行研究……”
    “为什么要这样做?”
    “很明显,二维NS方程解的光滑的,若是能以二维联系三维,证明不存在奇点,不就完成了NS方程光滑性论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