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人和人的差距怎能这么大?成功人士的演讲!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发生口角的事情,在圈子里都传遍了。”
    “曹主任坚持和张硕合作,谭院士反对……”
    他说着摇了摇头,评价了句,“谭院士就是太古板了,总是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要是合作项目,他都反对。”
    “我记得当时量子研究所和物理中心的合作,他也反对,只不过做决定的是高洪利院士,他反对也没用。”
    “唯一不反对的就是CP组的工作,那是他负责的研究,他自己又研究不出来,就只能增加合作……”
    说到最后,周刚的语调明显有些嘲讽。
    刘烨听着只能笑笑,他毕竟是物理中心的研究员,也不能公开说谭志明的坏话。
    鲍贺星和谭志明有矛盾,他表示赞同道,“周院士,你说的太对了,谭院士,他就喜欢插手别人的项目,总是反对来、反对去。”
    “他自己的项目,就申请合作、扩张……”
    “这次CP组扩大规模,一开口就是一个亿的经费!””
    其他人都跟着笑笑。
    他们谈论的对象毕竟是一名院士,也只有周刚、鲍贺星能说说了。
    在谭志明的话题说了几句,周刚就直接道,“既然你们是为了算法来的,就别在这里耽误时间了。”
    “正好,我也想见见张硕,现在他可是个大名人。”
    “一起去吧!”
    他说着就朝行政楼方向走去。
    ……
    崔凯文和张硕约定的时间是下午四点,结果时间被提前了。
    张硕是在计算机房里接的电话。
    他索性就和罗勇军、孙兴利一起去了会议室,罗勇军会是项目的参与人,孙兴利则是去凑个人头。
    双方是谈项目。
    高能所一行有七个人,张硕和罗勇军只有两人,多一个孙兴利凑人头感觉也挺好。
    等到了会议室门口的时候,张硕就发现孙兴利来与不来根本无所谓,因为里面人实在太多了。
    好在大部分都是学校的人,学校还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
    张硕进门打了个招呼,就被邱志超拉着介绍认识了周刚院士。
    “年少有为啊!”
    “你在物理学院可是鼎鼎大名。”
    周刚连续夸了好几句,紧跟着说道,“我听说你挂在高院担任研究员?”
    “有没有考虑来物理学院?量子研究所或者其他几个机构随便你挑。”
    张硕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转个话题道,“今天还是谈项目。”
    “对,项目最重要。”
    周刚笑笑坐到了一遍。
    张硕和崔凯文一行人也打了招呼,互相握手认识以后,就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他和罗勇军坐在一起,再旁边就是孙兴利了。
    等都坐好以后,罗勇军拿出了一叠文件,里面是几份打印好的报告书,内容主要是草拟的框架图以及对算法的说明。
    他把报告书分别发给了崔凯文几人。
    张硕解释道,“这是程序构架图,里面还有一些说明,你们可以先看一下。”
    对面的人翻开报告看了看。
    没等多久,崔凯文就合上了报告,很正式的问道,“张教授,罗教授,还有这位……”
    “孙教授!”
    孙兴利很自觉报了个姓氏,他说着和罗勇军对视一眼,心里都感觉怪怪的。
    张教授?
    张硕挂职在高院担任研究员,称呼一声‘教授’似乎也没问题,但习惯了喊名字,听起来还是怪怪的。
    崔凯文朝着孙兴利点了下头,他主要还是和张硕说,“算法的框架、结构,大致我们已经清楚了。”
    “我们所想知道,最核心的实验数字转化怎么做。”
    “能不能讲讲这部分内容?”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
    在CHEP会议上,张硕讲过大型实验偏差分析的算法构架,其核心就是数字转换、数字分析。
    但是具体怎么去转化数字,就根本没有谈了。
    张硕听罢站了起来,说道,“那前面的流程就跳过了,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他说完走到了讲台上,把手里的文件展开,是一个打印好的超大图纸。
    图纸平铺在黑板上,可以看到上面标注的一个个模块和连线,还有一些文字说明。
    张硕讲解道,“在对实验进行数字转换之前,首先要对模拟进行数字转换。”
    “大型实验参数很多,很多参数都相互关联,所以我们先要构造一个数学体系。”
    “从带质量粒子的检测数据开始……”
    张硕讲了起来。
    他只是讲个大概内容,把转换方法说一下,并没有详细到每一个参数要怎么去转换。
    很快,模拟转换方法说完了。
    崔凯文的团队都能听明白,都觉得转换方法很精妙,也不停跟着点头。
    那些前来围观的教授们,多数都有些听不懂,他们对粒子对撞实验也只是有个大概了解,涉及到复杂的参数问题,不明白的地方就太多了。
    张硕说完了模拟的转换,就进入到实验转换阶段,“中心锚点连线算法中有偏差评估体系,我们可以使用其中的计算方式来针对实验检测的数据进行数字转化。”
    “方法,理解起来并不难。”
    他说道,“首先,把所有关联的数据放在一个模块中,然后进行计算处理。”
    “这个拆分过程中,需要理清其中的逻辑问题。”
    “当简化到……”
    “完成分拆后,要论证起逻辑关系,需要对子模块进行筛选……”
    “下一步……”
    “转化过程的计算量很庞大,就需要……”
    张硕讲解起实验数字转化问题。
    这一步是核心,同样也是最复杂的,只是理解框架都不容易。
    他还是只是粗略的讲,而不是精细的去讲其中的逻辑,相关逻辑和计算问题,都只是一带而过。
    即便如此,还是绕的人头脑发晕。
    很多人都听不明白。
    最开始他们还认真跟着听,后来就干脆放弃了。
    这时候,包括周刚,包括邱志超,也包括其他的教授,注意力都放在了张硕身上。
    张硕正不断的讲解着,他表现的非常自信,话音柔中带刚、有条有理,给人以很大的说服力。
    那感觉就像是一个成功人士在演讲!
    “了不起呀!”
    周刚感叹,“怪不得名气这么大,真有一套,就这个风采,就是很多人一辈子不具备的。”
    “谁能想到,一个月之前他还只是个博士生,而半年之前……”
    他笑着摇摇头。
    邱志超有些后悔的摇头,“我邀请他来量子研究所时,还是太保守了,我跟他说,毕业以后可以直接来,副研究员起步。”
    “当时应该商量一下,直接邀请他来担任研究员。”
    “这也不怪你,谁知道呢?”
    周刚摇摇头,笑道,“以后他也可能会来物理学院,他的研究和高能物理有关,要么就是计算数学。”
    “希望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