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朝廷第三势力出现,胡惟庸急了!!(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朱元璋的这个决定再一次刷新了他的认知。
    这禁海之令那可是国策,过去也有官员奏请朱元璋解除禁令,但是这些官员轻者被朱元璋喝斥一顿,重者直接罢官下狱,以至于到最后无人敢言解开禁令,但凡是跟随朱元璋时间久一点的官员都很清楚朱元璋对禁令的固执。
    但如今朱元璋居然为了欧阳伦,主动解除禁海令,什么?居然有人怀疑这不是朱元璋扶持欧阳伦而做出的决定,呵呵,若不是为了欧阳伦那为何最先开放的只有永安府?
    刚刚听到升欧阳伦为布政使/指挥同知,就觉得扶持得过分了,没想到这还没完,直接为了永安府解开了禁海令。
    胡惟庸实在是忍不了,转头给其他大臣使眼色。
    这些大臣都是淮西一党,跟胡惟庸走得很近,自然明白胡惟庸的意思。
    “陛下,万万不可啊!”
    “陛下,禁海乃是大明国策,当初您可是亲口说过敢言解开禁海者杀!”
    “解开禁海此事太大,还请陛下三思啊!”
    一个大臣一边喊着,一边来到大殿中间跪下,人数越来越多。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神色如常,似乎对于这样的情形他早有预料。
    如果没有亲眼去永安府,如果没有亲眼看到远洋舰队,如果不知道“菊花岛海战”,朱元璋相信自己绝对是坚定的禁海者!
    但是他的想法已经开始发生转变,正如欧阳伦说的,大海是聚宝盆,不利用起来实在是太过浪费了,朱元璋虽然上了年纪,但脑袋却是无比的清醒,他之所以禁海,倭寇/海贼猖獗是主要原因。
    如今渤海境内的倭寇/海贼被清理得差不多,走私集团也被收编,而且欧阳伦让方鸣谦率领一支055大驱舰队扼守在长山八岛上,那是什么地方?那是渤海和黄海的交界处,也是黄海进入渤海的入口处,守住长山八岛,那就相当于是将渤海的门给关起来,渤海便成了大明的内海!
    收集整理各方面的消息来看,渤海现在是属于非常安全的状态。
    即便渤海已经安全了,那么再禁海就没有那么必要,如果不少担心引起太大的争议,朱元璋直接就将渤海沿海的禁海令都给取消掉!
    现在只不过是先从永安府开始解禁,等确定没什么问题后,再进一步解禁。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
    下一秒整个太极殿直接安静下来,都等着朱元璋开口。
    “迂腐!”
    “朕问你们之前颁布禁海令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防备倭寇了,现在渤海的倭寇都已经被欧阳伦给清理了,就算还有其他的倭寇,欧阳伦的舰队也能够解决。”朱元璋环伺百官,“既然已经确定渤海属于很安全的状态,禁海有什么用?”
    “不光是永安府要发展,大明也要发展,渤海就是个聚宝盆,必须利用起来,这样大明才能有可观得税收。”
    “们若是有其他更好得办法为大明增收,朕倒是可以收回刚刚的命令。”
    “别拿几十万来忽悠朕,几百万朕有,几千万你们这辈子都做不到,所以就都给朕闭嘴!”
    朱元璋的话沉闷而富有威严,听完这些话后,殿下的文武百官都变成了哑巴。
    论搞钱,还真没人敢说超越欧阳伦。
    胡惟庸站了出来,他原本是想继续抗议,但他也实在没有想到什么合适的借口来阻止这一切,张开嘴.最后拱手道:“陛下英明!”
    这让不少官员傻眼,既然老大都已经投降了,那他们也就没有了坚持下去的必要。
    “陛下英明!”
    百官齐声高呼。
    “很好,这件事情朝廷六部都要配合,有什么事情第一时间禀报到朕这里来。”
    “胡惟庸。”
    “臣在。”
    “你是丞相,这件事情就由你盯着,绝对不能出岔子,不然我拿你是问!”
    “是陛下。”胡惟庸内心气得牙痒痒,朱元璋明知道他反对这事,还非得让他来负责,不是成心恶心他么!
    可惜,毕竟朱元璋才是皇帝,哪怕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丞相,也只能乖乖服从。
    关于欧阳伦的任命以及永安府解除海禁这两件事情后,朝会进入正常流程,先是六部尚书轮流回报各部重要事项,接着又是朝廷百官各自参奏,最后又将困扰大明的几件重要问题商讨一番。
    朝会这才结束。
    胡惟庸一整个早朝都很难受,就像是被强行灌屎一样。
    早朝一结束,朱元璋从太极殿离开,胡惟庸则是阴沉着脸走出了太极殿,脑海不断的思索起来。
    今天朱元璋丢下了好几个重磅炸弹,让胡惟庸到现在都是脑袋嗡嗡的状态。
    最让胡惟庸忧心的是,无论是给欧阳伦升官还是开放永安府海禁,这些在事前朱元璋都没有跟他这个大明丞相商议过,别说明示了,就连暗示都没有一个,听说昨天朱元璋叫了李善长/郭资等人在太和殿议事,也没有叫他去。
    这说明朱元璋已经不再信任他这个丞相了,特别是朱元璋将已经荣休的李善长叫回来担任御史台御史大夫,在外人看来,这是对淮西一党的重新重用,就连很多淮西大臣对此也表示高兴,但只有胡惟庸很清楚,这是朱元璋在警告他!
    李善长当了御史大夫,他再想用御史台打压其他官员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想到这些,让胡惟庸越发担忧,毕竟在他的计划当中,朱元璋/李善长/欧阳伦等人已经被解决在了永安府,而他作为大明丞相辅助太子朱标登记!
    可惜愿望是美好的,朱元璋完好无损的回来了,他的那些计划也落空,好在这件事情他做得相当的隐秘,绝对不会查到他的身上,不过毕竟真的做过这件事情,心里多少还有些心虚,要是放在之前,面对朱元璋要解开禁海令,他说什么也得和朱元璋好好争辩一下,但是今天被朱元璋看着,心里直发毛,同时底气也不足,很快就败下阵来。
    胡惟庸心里泛起一丝危机感,感觉有一条夺命的绳索正套在他的脖颈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紧,到最后会将他活活勒死!
    自己也必须加快筹谋,要是再犹豫可就来不及了。
    想到这里,胡惟庸不由得加快了步伐,匆匆离开皇宫,后面的李善长本来想找胡惟庸这个弟子聊聊,但是胡惟庸的步伐太快,李善长上了年纪完全根本上,等反应过来开口喊人的时候,胡惟庸已经没有了踪迹。
    “这家伙怎么走这么快,像是有人在追他一样。”
    李善长看着胡惟庸消失的方向,不由得叹息一声,“这个胡惟庸越发让老夫看不透了。”
    关于对欧阳伦升官的旨意,很快就在京城传播开来,逐渐蔓延全国。
    不少人赫然发现,原本以淮西一党/浙东一党为主要的政治势力外,大明朝堂上又赫然出现了另外一股势力,那便是以欧阳伦为核心,有永安府或者是北直隶任职经历的官员!
    欧阳伦自然不必多说,其他比较有代表的人物,有户部尚书郭资/北直隶布政使吴敬之/北直隶按察使李福元以及已经是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左参政的毛有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