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一、六四二:我的田,分给我三成,还要我感谢他们吗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永安三年,一月三日。
    陈墨率五万陈军,自崇州出发,兵分三路,进入河西之地。
    陈墨、月如烟等率四万陈军主力为一路。
    萧靖、吴衍庆各率五千兵马,分两路。
    最后到洛南汇合。
    之所以让萧靖、吴衍庆一人只率五千兵马。
    是因为崇王逃走后,河西之地也成了一盘散沙。
    崇王作为崇州的藩王,之所以能够培养出数万兵马,且有足够的钱财、粮食供养这么多兵马。
    全都是河西贵族世家们在背后支持,同时崇王也是他们的靠山。
    如今崇王陈墨打得落花流水,如同丧家之犬般逃往洛南,同时也是抛弃了河西的这些贵族世家。
    所以,河西之地根本不用武力去接收,陈墨想利用萧靖、吴衍庆两大望族家主的身份,兵不血刃的把河西之地给拿过来。
    而这五千兵马,是防止其中有一些头铁的人。
    ……
    一月四日。
    陈军主力顺顺利利的进入了河西之地的要关“天嘉关”。
    关后等待的,不是首当其冲威昌县的官员拼死反击,反而是威昌县的县令,带着城中的乡绅贵族热泪盈眶的跑了过来,迎接陈军。
    其中在威昌县威望最深的赵员外,声泪俱下地来了句:“安国公,您可算来了,逆贼楚衍对我等威逼利诱,欺瞒朝廷,假借朝廷之手,对我等施以暴政重税,强拉壮丁,百姓苦其久矣,老拙与威昌诸多乡绅,忍辱负重多年,一直在等我朝忠臣,救我威昌百姓于水火啊”
    这场面,都有些把陈墨和陈军将士给弄蒙了。
    好家伙,大宋不粘锅啊你。
    明明是你们在背后支持崇王,现在反过来是崇王威逼利诱,强迫你们的。
    不过抬手不打笑脸人。
    而且陈墨打了口号,是进京勤王的。
    既然为威昌县的乡绅贵族识相,陈墨也就不追究他们之前的事。
    陈墨道:“崇王这等妄图颠覆我大宋朝堂的逆贼,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真当千刀万剐。”
    赵员外闻言松了口气,谄媚道:“安国公远道而来,老拙与诸位乡绅特在鸿运楼摆下一座薄席,为安国公接风,希望安国公能够赏脸。”
    陈墨点头。
    宴席上,赵员外和当地的乡绅、官员忙向陈墨表忠心,献美人、献粮。
    粮食陈墨收了,美人他没碰。
    后来听孙孟说,这些夫人,都是赵员外还有那些乡绅自己的小妾。
    陈墨嘴角微抽,他当时就发现那进献的美人中,没一个处子。
    陈墨叹了口气,世人误他太深啊。
    芦盛、崇王他们已是昨日黄花,为了中途不起什么波折。
    途径河西之地,陈墨都是采取的怀柔政策。
    并没有和在丰州一样,也在河西之地搞什么公审台。
    可世家也不全是赵员外他们这种人,偏偏有人不识好歹。
    一月十一日。
    陈墨收到了萧靖的传信。
    说其中以张泉县张家、金泽县严家、武邑城高家等为首的几大世家贵族,有些不愿配合,询问如何处理。
    不愿配合有这么几点。
    陈墨每到一县,第一步并不是冲城中的粮仓、银库去的。
    而是衙门的案牍库,先掌握当地的户籍档案,衙门的账本、田契买卖之类的。
    了解当地有多少户人家,多少亩田地。
    而根据萧靖的调查,张泉县、金泽县、武邑城的张、严、高几大世家,则掌握了当地近九成的田地,可根据衙门的记录,每家才一百多亩。
    萧靖一看,就知道其中存在大量的瞒报,以及田地名义上是在百姓的手里,可真正的田契,却在这几大世家的手中。
    作为萧家的家主,这里面的水有多浑,他知道的一清二楚。
    于是他便找到这几大世家的人,希望他们能老老实实的配合。
    但他们非旦没有配合,反而暗地里玩起了猫腻。
    比如将田地转移到府上下人,妻族以及各种沾亲带故之人的名下。
    总之各种用来躲避的手段层出不穷。
    而他们之所以这样。
    是因为他们知道陈墨在青、虞、麟、淮等州打士族,分田地的事。
    可是这些田地,对他们来说,就是命根子,肯定不可能让陈墨全拿走的,于是就用这种方式对抗,想跟陈墨谈判。
    我们知道你安国公想收拢人心。
    可以,我们愿意配合。
    所以打算拿出三成的田地,让你去分给百姓。
    但就这还是有条件的。
    你安国公还要给我明面上的田地、产业减税。
    这层意思,萧靖自然知道,所以也写在了信上。
    当然,若是有足够的时间的话,这事还是可以慢慢处理,减少影响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