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宰执天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治平一年秋,宰辅大相公韩章致仕,百官相送。
    韩章为两朝鼎固之臣,仁宗皇帝赵祯曾誉其为【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的社稷之臣,当今皇帝称其为【天下至公之贤】的贤臣。
    大周朝百余年国祚,自太祖太宗烛光斧影,太祖一脉和太宗一脉便一直有着特殊的关系。
    在韩章和楚鸿两师徒的稳定过渡下,太宗一脉和太祖一脉达成皇位的稳定更替。
    韩章,这位曾经宰执天下的天下名臣也完成了他的历史任务,安稳致仕。
    相比于垂垂老矣的韩章,楚鸿却是如初生的朝阳。
    在谈及个人政见治政时,楚鸿的话语让皇帝深以为然。
    于是,官家赵宗全宣布文渊阁大学士、参知副相、吏部尚书、户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太常寺卿、光禄大夫楚鸿擢升为宰相、内阁首辅、枢密院枢相、文渊阁大学士、开府仪同三司,特授上柱国,掌中书省各项事宜、主内阁、枢密院诸般事务。
    楚鸿,这个年纪二十九岁却誉满天下、众望所归的书生,自此正式走向了宰执天下的生涯。
    自古以来,相权的更替也会有不小的争斗。
    宰相相遇,一个方才失势,一个方才掌权,又怎能不争?
    可惜,楚鸿和韩章是师徒!
    楚鸿是韩章唯一的学生,韩章是楚鸿唯一的老师。
    师徒权势更替,自然不存在什么争斗。
    也因此,权势交接相当平稳,几乎不存在官位变动。
    楚鸿,宰执天下!
    文德殿
    文武百官齐聚,满堂朱紫,贵不可言。
    几乎所有人都将目光望向第一列笔直的身影,神色敬畏。
    二十九岁,太特么吓人啦!
    在这事没有定论前,不少人都心怀疑虑,二十九岁实在太年轻,皇帝怕是未必会定这一位。
    理想一点的做法,那就是在这位上位前插入几位宰辅大相公,至少将那位熬到四十岁。
    结果
    嘶.
    不老常青树不需要找,实在太明亮。
    不少中立派官员已经不准备中立,机缘就搁那里等着,要学会亲近。
    武将一方,英国公张辅和宁远侯顾廷烨悄然相视一眼。
    太后党没了,新帝的皇位也坐稳了。
    既然如此,曾经一同扶龙文武也是时候看为人了。
    那位,究竟是不是会宽宥一点?
    要是宽宥一点,未来武将的日子可是要好过得多。
    顾廷烨微微皱了皱眉头,旋即一声叹息。
    当年,仁宗皇帝争权,也是文武齐心。
    等事情一过,又是文武相争。
    文武终究不是一个阵营,文人压武将是肯定的事情。
    区别在于,压得有多狠。
    他也不太清楚子凤宰执天下时,文人压制武将的程度。
    “上朝!”
    在老太监尖锐的声音下,赵宗全一步一步走上御座,双手微微合拢放在腿上。
    顾廷烨稍微沉吟,旋即上前,“陛下,寒冬即将来临,今年的秋天比起去年的秋天更冷,要是到了寒冬时节,怕也是比去年更冷。边疆将士苦寒,为抵御严寒,臣请购置诸般御寒之物。”
    顾廷烨一上奏,立即有侍候的太监将奏本往上呈递。
    赵宗全一边看奏折,一边微微点头,冬季即将来临,边疆御寒的确得早早打算。
    要是往年,这个时候边疆御寒的事情早就解决,但今年事情多而杂,前段时间又是相权的事情,这事也就搁置了十多天。
    “边疆御寒,购置新衣、柴火、粮食,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赵宗全将奏本轻轻放下,望向紫袍大员的方向。
    这种涉及太大的事情,三品往下都没资格说话。
    做决定的官员和做事情的官员完全不一样。
    “陛下,敢问这诸般御寒事务折合的银两?”
    文华殿大学士刘世安受到楚鸿的示意,当即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楚鸿擢升宰辅大相公,内阁自然是空了一个位置出来,刘世安在楚鸿的举荐下却是成功上位文华殿大学士。
    刘世安的问题相当关键,什么御寒措施,什么御寒事务,文官都不关注。
    文官关注的是耗费的钱财究竟是多少,钱可一点不好挣,要是耗费太多,高低得争辩一波。
    “两百万两!”
    赵宗全也意识到问题,当即望向外甥,“大相公以为,如何?”
    武将当即英国公竖起耳朵,望向楚鸿这个宰辅大相公。
    这一个决定,基本上可以预见其对武将的态度。
    未来几十年,边疆将士是吃糠咽菜还是好酒好菜,就看这位的态度。
    “多了。”
    楚鸿微微皱了皱眉头,看着有些失望的武将,也没什么过多反应。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