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江浙两地是平原地带,没有山头!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皇帝驾崩,天下稿素。
    按照惯例,以日代月,百官罢朝二十七天,天下不得有婚嫁之事。
    赵宗全作为太祖一脉重新掌握神器、端居御座的人,葬礼意义非凡。
    为彰显庄重,礼部在汴京选取文武百官官位七品以上的年轻才俊六十人为挽郎,负责抬棺、哭丧、走步子、唱挽歌等诸般事宜。
    当然,说是这样说,实际上抬棺的事情轮不到这些人,也轮不到这些人的父辈。
    即将登基的赵策英、宰执天下的楚鸿、内阁的五位内阁大学士、老一辈的英国公、从龙之功的宁远侯.
    这些人才有资格抬棺,挽郎也就哭哭丧、走走步子、唱一唱挽歌。
    一番繁琐的礼仪后,百官送行,诸多柱国之臣抬棺,赵宗全安然下葬。
    以日替月的二十七天一过,桓王赵策英登基,追父亲赵宗全为世宗皇帝,谥号体乾应隆功德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同日,赵策英改年号元丰,当年为元丰元年。
    御书房
    赵策英轻轻端起泡好的清茶,细细的闻了闻茶水特有的香气,微抿一口,茶香四溢,入口微苦,回味尤甘。
    这是表弟一贯的喝法,他以往一向喝不来。
    相比于这种清苦的茶水,他更喜欢煮茶,填上些许蜂蜜,多放些羊奶热煮,奶香混着茶香,又有蜂蜜的甘甜掩过茶的清苦。
    唯留茶香奶香,唯留甘甜。
    不过,这段时间他也慢慢的习惯了这清苦的茶。
    相比于满是甘甜的煮茶,这般泡茶别具天然风味,不失本色,也相当有特点。
    赵策英想了想父亲临终的话,又想了想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事情,微微叹息。
    千古一帝,这个饼实在太大了。
    偏偏,他真的喜欢吃这个饼。
    因为,他是真的有机会,也有能力做到!
    这是他真正能够够到的东西,自从当上皇帝,赵策英忽然发现自己有点平庸。
    而这燕云十六州,自然也就成为了他证明自己的东西。
    他,可不打算当一个平庸的皇帝!
    要想收复燕云十六州,第一步就是富国强兵。
    要想富国强兵,就得改革,就要表弟!
    表弟啊!
    “陛下,大相公到了。”
    不等赵策英多想什么,新任殿前公公张力便上前悄声通报。
    一朝天子一朝臣,哪怕是父子也会有一定的更改隔阂。
    桓王登基,皇宫内的太监有了一定程度的洗牌,张力受到了一定的提拔。
    “让他进来吧!”
    赵策英神色有些复杂,旋即悄然隐匿。
    表弟权势滔天,但得留着。
    若非权势滔天,也做不到成功的改革,无法富国强兵。
    楚鸿早已在书房外等候,一得到通报,当即踏入书房。
    前几天赵策英登基,楚鸿亲笔写的登基诏书,那时候就召见了好几次。
    今日一早又召见。
    这速度,基本上是无缝衔接。
    只是不知道,他会说些什么呢?
    要是态度真心强硬,有了要换宰辅大相公的意思。
    那.也只能让表哥感受一下相权的强势,体验一下政令不出皇宫的境况了啊!
    这既是楚鸿的决定,也是楚系的决定,改革派的决定!
    皇帝,在改革事宜里相当重要,但要是可以替代,那皇帝也不那么重要。
    如今的改革派几乎可以彻彻底底的压倒守旧派,皇帝没有那么大的重要性。
    “微臣楚鸿,拜见陛下!”
    楚鸿微微躬身,望上去满是欣喜,仿若从没想过赵策英会针对自己一样。
    或者说,在他的心里,表哥登基是绝对的好事情,表哥是不会对付自己的。
    赵策英深深的望了表弟一眼,说实话,他看不清。
    单单就是这个表情,他就不知道表弟心里究竟有没有想过更多的东西。
    水太深了!
    他也看不出内阁那几个老东西的想法,但表弟和内阁那几个人不一样。
    同样是看不出想法,但他的直觉告诉他,表弟的水更深。
    “表弟,你我多年交情,血脉亲近,又怎能因朕登基而生分?”
    赵策英思绪万千,脸上却满是关怀的笑容。
    “陛下,礼不可废。”
    楚鸿微微摇了摇头,表哥这演技有点一般,一口一个表弟,一口一个朕的.
    赵策英微微松了一口气,他也没有真让表弟称呼表哥的意思。
    你称呼我陛下,我叫你表弟,这才是最好的。
    “表弟,喝茶。”
    赵策英阔气一笑,示意表弟自己倒茶。
    楚鸿目光微微一凝,面不改色的取过茶壶,将赵策英的茶杯补满茶水,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煞有其事的闻了闻,楚鸿满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