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跋氏衰乱灭代,382年苻坚命吕光率军进驻西域。至此,前秦统一整个北方,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苻建最著名的战役就是淝水之战,说他著名是因为因为他的缘故衍生出了一个成语。风声鹤唳。
苻坚自恃强盛,不断对东晋发动进攻,战事主要在东线徐州一带和西线襄阳一带进行。379年前秦攻占东晋战略重镇襄阳,而进攻淮南的行动受阻,进攻江陵的军队也被击退。苻坚遂决定重新部署,全力发动对东晋的进攻。382年十月,召集群臣,提出亲率百万大军一举灭晋。臣僚多不赞成,有的还极力谏阻,但他执意不从。383年下诏进攻,八月以苻融为前锋都督,率步骑二十五万先行,九月苻坚亲统步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为后继。益州、凉州、河北等地的秦军也纷纷出动。东晋谢安当国,命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率水陆八万迎敌。十月,两军会战于肥水,秦军大败。溃散的秦军饥饿寒冻,死亡十之七八。苻坚中箭,仓皇逃至淮北,沿途收集残兵,到洛阳时有众十余万。年底,回到长安。
王猛临终前,曾告诫苻坚不要轻易进攻东晋。淝水之战前,多数大臣反对攻晋。但苻坚兵多势强,一意孤行。他吹嘘自己有百万大军,只要把马鞭投入江中就可以阻断江水。但是战争开始不久,苻坚望见晋军阵容严整,又把远处八公山上摇动的草木,误认为都是晋军,不由得心生胆怯。秦军溃败以后,一路上听到“风声鹤唳“,以为是晋军追来,更是胆战心惊.(衍生的成语为草木皆兵)不过这哥们也不是一无是处,他统治时,重用汉人王猛,实行抑制氐族贵族豪强、扩大皇权的政策。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他恢复魏晋土籍,承认士族特权,吸收汉族士人参加政权,扩大胡汉联合统治的阶级基础。提倡儒学,兴立学校,培养统治人才。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修立亭驿,发展工商。消灭前燕后实行徙民政策,将关东被征服的鲜卑、乌桓、丁零等族十万户徙至关中,充实近畿,便于控制;又将关中的氐族十五万户移至关东,分置于各要镇,用以加强控制新征服地区的人民。前秦此时,政治较为清明,社会相对安定,国力达于鼎盛。但自肥水战败后,迅速走向衰落和瓦解,北部中国再度陷于分裂。
后秦;姚苌建立,姚苌后秦武昭帝姚苌(330年393年)。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公元384393年在位。字景茂。羌族。是羌族首领姚弋仲子。姚襄弟。
姚苌357年与前秦战于三原,兄襄死,兵败率众投降,后为苻坚部将,累建战功,累迁龙骧将军。383年淝水之战后,前秦大败,姚苌趁机据岭北之境,384年率羌人独立,自称大单于、万年秦王,年号白雀。羌胡十余万户归附。旋进据北地(治今陕西耀县东南)。385年缢杀苻坚于新平佛寺(今彬县南静光寺),白雀三年(386年)称帝于长安,国号大秦,改年号建初。391年破苻登军于长安,政权始终不稳。姚苌晚年,常于宫中梦见苻坚前来索命,夜里宫殿乱跑,为卫士误伤**,伤部发炎,肿胀如瓜。临终前跪伏床头,叩首不已。393年姚苌病死,子姚兴继立。兴灭前秦。
史书上的点评是姚苌死后,其子姚兴继任其位,消灭苻登,统一关中,使后秦成为当时北方最为强大的政权之一。姚苌一生长于谋略,善于用兵,多谋善断,指挥作战机智灵活,临战常因势定策,出奇制胜。但姚苌在中国历史上却始终是个反面人物,用“无耻”二字来形容他,再恰当不过。姚苌恩将仇报,诛杀苻坚,而且还将其尸体挖出,进行鞭尸,令人发指。在攻克大界时,俘前秦毛皇后。毛氏美而勇,善骑射。后秦兵入其营,毛氏犹弯弓跨马,率数百人力战,杀后秦军七百余人,因众寡不敌,为后秦所俘。姚苌却要将其纳为已有,毛氏且哭且骂:“姚苌,汝先已杀天子,今又欲辱皇后。皇天后土,宁汝容乎?”(《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姚苌只得将其杀之。姚苌最终能“安枕而终,斯为幸也”(《晋书·姚苌载记》)。
不管前秦还是后秦都很强大!不过我对他建立的秦国还是蛮情有独钟的!这可能是一种情结吧!一种对秦的恋。
我在网上找到李斯的【谏逐客令】的白话文原跟书友一起分享。
我听说上上下下大小官吏们都焦躁不安地建议驱逐秦国客卿,我以为这是一个极其低下的错误。
遥想当年春秋霸主雄风浩荡的秦穆公,以其敏锐目光引四方宾客,以其博大胸怀纳天下志士,从西戎得由余,从东宛引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从晋国招来丕豹和公孙支。这五位都不是秦国人士,而皆为客卿,而正是他们的才能作为与秦穆公的宽容信任,共同凝聚了一种无坚不摧的深刻力量,一举并吞了二十几个国家,穆公一跃而为春秋霸主。
秦孝公更是力排众议,慧眼独具,匠心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