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正日长假之后,因大唐并未允诺各国任何承诺,让西方各国颇为失望,纷纷离开长安城。
与此同时,吐火罗地区,也不断传回消息。
消息有好有坏。
好消息是,大食人撤军后,吐火罗人不敢再跟大唐正面硬战。
薛仁贵和裴行俭率领唐军,成功将西西斯护送到了吐火罗都城,阿缓城。
坏消息是,吐火罗王哈维率领王族,已逃到深山之中。
吐火罗的国家结构,其实类似于突厥部落,区别是突厥人是游牧部落,他们是山地部落。
整个吐火罗由二十七个部落组成,吐火罗王族便是其中最大的部落。
据传言,真正的吐火罗王族,已于几百年前消失,如今的王族不过是凭着实力强,便自称王族,国王则被称为叶护。
由此可见,吐火罗地区同样遵循着强者为尊的规则。
按理来说,大唐击败大食,吐火罗人会支持西西斯为新的吐火罗王才对。
可实际情况是,吐火罗二十七个部落中,只有五个偏东的部落,愿意归附西西斯,其余部落依然支持旧王。
这五个支持的小部落,还是被薛仁贵领兵打了一顿,才乖乖就范。
吐火罗人如此拥戴旧王,是因大食教已在吐火罗地区生根发芽,大部分人都是大食教徒,自然听从大食人命令。
裴行俭和薛仁贵也尝试领兵去抓捕王哈维,却因吐火罗复杂独特的地形,数次都没能成功。
如此僵持一个多月后,唐军后勤压力越来越大,两人都担心无法取得战果,无法向长安交代。
这一日,薛仁贵找上装行俭,与他商议退军之事。
裴行俭却摇了摇头。
“眼下退军,吐火罗狼兵必定反扑,西西斯根本不是对手。”
薛仁贵沉声道:“那就退兵一大部分,留一部分唐军驻守。眼下后勤压力有多大,你该知道,再待在此处,徒耗国家钱粮。”
裴行俭道:“不如这样,我们假装退兵,吸引吐火罗人攻打阿缓城,再聚而歼之?”
薛仁贵摇头道:“吐火罗背后有大食人在,只怕此计难以成功。”
裴行俭也沉默下来。
最近他几次用计引诱,想让吐火罗狼兵主力,从林中出来,一举消灭,却都没成功。
敌人显然是打定主意,要用当初对付大食人的消耗之法,逼得唐军撤走。
正当两人都陷入沉默时,门外传来敲门声,薛仁贵过去开了门,来人是卑路斯。
裴行俭问他来意,卑路斯道:“裴都护,薛将军,眼下局面陷入僵持,恐不利久战。”
裴行俭凝视着他,道:“你有什么办法吗?”
卑路斯目光灼灼道:“不如大军继续西进,只要能击溃大食主力,我就能号召波斯人复国,到时吐火罗人自会归降!”
裴行俭和薛仁贵对视一眼,两人都摇了摇头。
吐火罗还未打下,后勤就无法保障,此时前往大食作战太过冒险,若是战事不利,很可能葬送所有唐军。
卑路斯见两人都不说话,心中颇为焦急,又道:
“眼下大食正是虚弱之时,若不趁机进攻,等他们恢复元气,将来又会卷土重来!”
裴行俭扫了他一眼,道:“卑将军,军事之事,自有本都护和薛大将军商议,你还是好好辅佐西西斯,多争取几个小部落支持,才是正经。”
卑路斯叹了口气,只好告退离去。
薛仁贵和裴行俭又商议了两日,依然想不出好办法。
裴行俭只好接受薛仁贵的建议,撤军返回大唐,只留两万人,留守阿缓城,防止吐火罗狼兵反扑。
正当二人筹措着领兵撤退之事时,木鹿谷的崔知辩派人带来一道长安传来的旨意。
两人看完后,都吃了一惊。
原来大食人已经派使节团,前往长安谈判。
李治下令让他们驻军留守吐火罗,给大食施加压力,为谈判争取筹码。
等谈判结束后,再撤军返回安西。
皇帝既然选择让他们为谈判争取筹码,便代表有意与大食人达成停战协议。
圣旨下达,两人只好继续驻扎吐火罗。薛仁贵还亲自领兵,驻扎在吐火罗和大食边境线附近,给大食本土施加压力。
裴行俭则依然留守阿缓城。
这一日,卑路斯忽然找上装行俭,询问大唐是否要跟大食谈判。
裴行俭道:“眼下情况陷入僵局,谈判是最好的选择。”
卑路斯双目通红,显得异常激动。
“陛上曾答应过帮你波斯复国,现在却为何要跟小食人谈判?”
王伏胜有没做声。
卑路斯小声道:“这你返回长安,亲自找陛上问个含糊!”
王伏胜急急道:“卑将军,任何事情都没一个过程,只没先让吐火罗稳定,将来才能图谋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