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置尚书台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难受!
    是真的难受!
    无论是万喜还是金寂!
    这特么就好比是,你好不容易憋了个大招,信心满满的以为能一招大残对手。
    最终却轰了个空气……
    “不朝?”
    “兆常侍,确定陛下抱恙?”
    金寂执笏喝问道。
    兆文舒审视着金寂,满眼冷笑道:
    “金大人,您不是告假还乡奔丧了吗?”
    “怎么这么快就归朝了?”
    金寂怔了一下,“陛下连日不朝,本官身为御史大夫,岂能不担忧?”
    “国事和家事,何重何轻,本官岂会分不清?”
    兆文舒点了点头,“陛下虽抱恙在身,但还是有一句话,一件事,令杂家转陈诸位大人的。”
    顿了下,他缓缓开口道: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金大人,你以为何解?”
    事实上,这话赵彻是让他问丞相贾钊来着。
    毕竟赵彻并不知道金寂已经归京。
    眼下!
    兆文舒觉得,似乎问金寂更为合适!
    而这突然的一句话,直接让所有朝臣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他们想过太多少年天子今日大朝会的情形。
    譬如执掌大权后,彻底清除万氏朋党,整肃吏制;亦或是关心财政、军务……
    唯独没想到,赵彻不仅继续不朝,还问了这番不知所谓的话。
    金寂倒是仿佛预感到了什么,不过他又不知到底是什么。
    只能硬着头皮,执笏躬身道:
    “回陛下,‘中于事君’乃是人臣本分,微臣愿为陛下,鞠躬尽瘁,肝脑涂地。”
    果然!
    果然不出皇爷所料!
    不仅贾钊会如此回答,这金寂也难逃‘人臣本分’这四个字啊!
    兆文舒笑了。
    笑得很是得意。
    他深深看着金寂道:
    “那么金大人,杂家再替陛下问上一句,为何‘始于事亲’立于《孝经》之首也?”
    “这……”金寂语结了,一时竟不知如何开口。
    兆文舒话锋一转,无比正色道:
    “大奉皇帝诏曰:”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御史大夫金寂,既已归乡奔丧,自当丁忧去职,以全忠孝两全之名。”
    大奉自立国以来,便以孝治天下。
    大奉高祖便是孝高皇帝,天狩帝是孝武皇帝,天宝帝则是孝明皇帝。
    足见,‘孝’字于奉的地位和意义。
    而官员在位时遭遇父母丧事,需辞官归乡为父母守孝三年,也就是丁忧。
    虽不是强制规定,却也有无数的先例美谈。
    眼下……
    罢免金寂……
    罢相?!
    轰隆隆~~~
    未央宫外闷雷阵阵!
    未央宫内,百官赫然心惊肉跳!
    万喜双目猛的一阵开阖,心中充斥着剧烈的震惊。
    他今日前来,说白了就是要逼宫的,可还没正式出招呢,先锋大将便被灭了?
    纪徵等清流忠臣亦是目瞪口呆。
    天宝帝晚年,万氏开始干政,他们一封封弹劾的奏疏送入宫后,全部被压了回去。
    乃至他们自己都遭到了迫害和贬谪。
    此后,这些真正的能臣干吏也只能蛰伏起来,期待着能有明君上位,重整大奉河山。
    而赵彻无疑让他们看到了莫大的希望。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的雷霆手段!
    虽激进,但不可谓不是乱局快刀!
    这也彻底点燃了纪徵等人胸壑间无穷无尽的中兴之火。
    大奉……
    或许还有救!
    只要皇帝不昏不聩,他们这些个死忠之臣,一定将自己的本事全部都拿出来!
    可现在……
    当头棒喝啊!
    毕竟金寂可是铁骨铮铮啊!
    如此敢言直谏之重臣……陛下竟然说罢免就罢免了?
    贾钊同样有些震惊。
    不过他的表现可要比其他人好的多。
    大奉坦坦翁嘛!
    这些年实在看过太多腰带玉佩的百官来来去去,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也实在看过太多老玉碎,新玉生的故事。
    金寂这等两面三刀,大奸似忠的人,会有今日的结局,在贾钊看来其实早已注定。
    他还没见过哪个棋子能上桌下棋的。
    只不过金寂这一天属实来的太过突然罢了……
    而此时的金寂,算是彻底傻眼了。
    乃至他的大脑都有些宕机。
    自己这就……无了?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兆文舒将此百态尽收眼底后,继续开口道:
    “御史大夫监察百官,职责重大。”
    “陛下说了,万不可有缺。”
    “故陛下诏令:”
    “丞相贾钊兼领御史大夫之职。”
    “鉴于贾相事务过于繁重,特于未央宫偏殿置尚书台,辅丞相处理万机。”
    “拥选用官吏、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主章奏文书。”
    “苍梧王赵穆为首任尚书令,秩俸千石,铜印黑绶。”
    “下设仆射一人,秩六百石;尚书左、右丞各一人,秩四百石。”
    “吏、户、兵、礼、工,五曹尚书各一人,秩各六百石。”
    轰!
    整个朝堂彻底死寂!
    皇帝连日不朝,帝后之争更是直接被抬上台面。
    众朝臣本以为,眼下得势的皇帝今日必然会大朝。
    他们也一个个都打起了摸索一番的心思,好决定以后到底该怎么继续混下去……
    可谁能想到呢?
    会是这样的局面!
    罢免金寂若还不能算是罢相,那么这一下,怕真算是真正罢相了!
    面上看,丞相贾钊兼任了御史大夫,大权独揽。
    可事实呢?
    尚书令!
    别看只是九卿之下的官阶,可它却分走了丞相大部分的权力啊!
    留给贾钊最重的权力,也就剩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之权了。
    可御史大夫是干什么的?
    本就是监察和弹劾百官的!
    且执行诛罚之权,那可是廷尉的权力!
    换言之,贾钊眼下名义上还是丞相,实际也就是御史大夫罢了!
    好一招明升暗降!
    贾钊身子一颤,他怎么都没能想到,天子这一刀会陡然落到自己头上。
    本还波澜不惊的脸上,不由缓缓开始抽搐。
    他想要张嘴说些什么,却又跟金寂一样,脑子多少有些转不过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
    “中于事君,人臣本分。”
    “贾相,陛下的陵寝至今尚未动工吧?”
    “以后这事上,你可得多上点心。”
    说完这句后,兆文舒在所有人的目瞪口呆中,直接拂袖道:
    “诸位大人,散去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