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考中解元的原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回到城北住宅。
    江源系上小青递来的纯白软玉带,独自一人来到府衙,参加晚上的宴会。
    “江解元,先在这等一会吧,郭知府丶陈县丞丶柳主簿等人,已经出城迎接。”府衙里姓赵的典史引着江源来到会客堂。
    江源点点头,来到会客堂时,发现会客堂里已经有六人正在等候,其中两人是前些天和他一起巡街的中举䭾。
    “江解元。”这两人看到江源,一同起身,拱手招呼道。
    江源拱手,微笑回应:“钱举人,孙举人。”
    其馀四人也纷纷起身,跟江源客套起来。
    包括江源在内,会客堂里的七人,都是举人。
    简单客套过後,江源和其他人一起,坐在茶几旁,静静等候。
    临近傍晚。
    赵典史招呼众人跟上,“赶紧跟上,去醉风楼。”
    江源和其他六人跟在赵典史身後,年纪稍大的钱举人好奇问道:“巡察使大人是要住在醉风楼吗?”
    “醉风楼那边不知何故,聚了许多文人。”赵典史边走边说道,“巡察使路过时,也过去凑了热闹。”
    “醉风楼?”江源眼皮微跳,想了想,决定先保持沉默。
    出了府衙大门,江源丶孙举人丶钱举人丶赵典史上了一辆马车。
    “巡察使姓李,名叫李景,是御统六年的进士,为人风雅潇洒,喜欢跟隐士结交。”赵典史介绍道,“这一次,他身边还跟着一个遮面人,据说是广陵郡那边结交的隐士。”
    说着,目光落在江源身上,“江解元,知府大人让你好好准备一下,巡察使似乎提起过你。”
    “提起过我?”江源诧异。
    赵典史笑道:“你是广陵郡今科解元,当今整个广陵郡最闪耀的人物,哪个文人不会提你一两句?”
    “侥幸罢了。”江源谦虚道。
    “不管是不是侥幸,宴会上,估计需要你同桌作陪,到时候别露怯。”赵典史说道。
    “好。”江源点点头。
    孙举人丶钱举人都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来到醉风楼外。
    江源跟着赵典史走进酒楼大堂,发现大堂里的客人,要比过往多很多,并且多是书生文士。
    抬眸望去,三幅熟悉的水墨画悬挂在大堂上空。
    “玉郎,这边。”
    知府大人的声音从二楼响起。
    江源转头上望,看到知府郭士楷正和一名中年文士站在二楼的廊道上。
    “上去。”赵典史低声道。
    江源微微颔首,迈步走上楼道阶梯,和赵典史等人一同来到郭知府附近。
    “知府大人。”包括江源在内的一众举人齐齐招呼道。
    郭知府上前一步,拉住江源的手臂,微笑着向中年文士介绍道:“李大人,这位就是广陵郡今科解元,江源江玉郎。”
    “玉郎,果然人如其名。”中年文士打量着江源,称赞说道。
    “李大人谬赞了。”江源谦虚道。
    “这三幅画,都出自你之手?”中年文士好奇问道。
    江源扫了眼大堂上方悬挂着的三幅水墨画,轻轻点头,解释道:“学生家贫,想为来年春闱,筹点路费。”
    “选你做解元,果真没选错。”中年文士看向水墨画,轻声感慨。
    一旁的郭知府笑道:“玉郎,这位李大人是你的真老师。
    这次乡试,广陵郡前三甲的试卷,一众阅考官无法决出谁的文章最好,最终是李大人看了你的文章之後,亲自敲定你为今科解元。”
    “多谢李大人提携。”江源道谢,彻底明白这个解元是怎麽来的了。
    显而易见。
    并不存在一众阅考官无法判断谁的文章更好这件事。
    即便他们无法判断,还有郡守大人呢。
    再怎麽论,也不该是这位巡察使来决定谁是今科解元。
    之所以是巡察使最终敲定解元人选,显然是广陵郡的郡守和其他官吏,投其所好,进行的一场文雅的'行贿'。
    这种行贿,可能并不涉及利益,却能够让爱好虚名的文人雅士,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中年文士摇摇头,笑道:“看了你的诗后,本官确定,你实至名归。”
    “学生并无诗才。”江源道,“这三首诗,学生琢磨了许久,才成初版,后又逐字琢磨,最终确定。”
    “你谦虚了。”中年文士盯着最中间的一幅‘素山瀑布图’,轻吟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不像是琢磨出来的,更像是一蹴而就。”
    “大人高见。”江源只能这样说道。
    李白作诗,确实很有可能都是脱口而出,正如那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