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崇带着大军进驻白道后,成功吸引了东面叛军的注意力,使得东面叛军不得不往南边移动。
甚至还派遣精锐游骑组成多支分队,从各个方向突围试图往武川城里面传递消息。
先不管能不能与武川的人一同夹击叛军。
起码也要让武川城内的军民们知道,陛下没有放弃他们,朝廷没有放弃他们,大魏没有放弃他们,帮助他们稳定住军心。
只要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李崇亲自披甲,在亲卫的陪同下,骑马来到前军的军营外查看情况,出了白道后,往武川城的方向便是一望无尽的草原。
这样的地形对擅长骑射打野战的叛军来说,极为有利。
“明日,再往前进军,佯装要强攻,将叛军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李崇所率领的兵力,并非全是骑兵,而是步骑结合,他将精锐步卒大量的调派到前军,让前军突出,骑兵作为机动力量则在两侧随时准备接应,掩护,甚至突袭。
精锐步卒面对骑兵的时候,只要士气不崩盘,结阵迎敌,并不会惧怕骑兵冲锋,甚至还挺克制骑兵的冲锋,因为冲击骑兵比重装步兵要珍贵的多,用冲击骑兵换重?步兵极其划不来。
作为战场上进攻的决定性力量的冲击骑兵,不能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消耗上。
只要将敌军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他便可遣人去给兵五原的崔暹送去军令,令其迅速北上先解怀朔之围。
解除怀朔之围后,朝廷势大,叛军势弱,便能遣使者去说动一直在观望的柔然人。
届时最理想的情况下,便可三面夹击叛军,一举将叛军击溃,彻底解除六镇的隐患,就算退一万步来说,即便还是打不过四镇叛兵,也能媾和招安不是,总好过现在这种情况。
又过两日。
前军已经彻底出了白道进入到塞北的草原地带,在李崇的军令下突出的很激进。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打窝不放足饵料怎么让鱼儿上钩?
每日回营的斥候源源不断的带来最新消息,李崇则根据收集到的情报,一直站在舆图面前推演叛军的走向,从而来做出应对。
手指指着舆图上所标记的叛军所在位置,李崇极为满意,他的一番调度已经初见成效。
“明日便可遣人快马传消息于季伦,令其北上了。”
坐回案前,李崇提笔便要手书一封亲笔信。
崔暹出了太学后,便进入尚书省担任尚书郎一职。
就是当初张彝长子张始均担任过的职务,专门给高门子弟准备的“清要职务’,属于是文职。
此番朝廷任命崔暹为抚军将军,品级很高,但却要受李崇节制,说白了就是跟着李崇北上一起来混军功,拿到军功之后再熬个几年,熬点资历出来,便可外放担任刺史之类的实权官职或者是升职成朝廷中的公卿。
让崔暹这种从未踏足过军营的人一上来便担任要职掌兵其实是很危险的事情。
但谁让人家出自博陵崔氏?
早在羊水这道人生的分水岭,就已经跑赢同时代99.9999%的人。
因此,李崇特意派遣心腹,亲卫陪同崔暹北上,又亲笔手书事无巨细,将一切能够考虑到的点都写下来,细细叮嘱。
崔暹这一支奇兵,一旦成功得手,那便是大功一件。
李崇写到一半。
却听见自己大帐外一阵急促慌乱的脚步,很快……一熟悉的身影慌慌张张的跑进大帐内。
此人唤做李智宇,是他早年亲卫的孙子,颇为聪慧,也多次随李崇征战,令李崇极为放心,因此特意派去协助崔暹。
可眼下?
李智宇披头散发,灰头土脸,极为狼狈,身上还有多处伤口。
完了。
李智宇还没开口,李崇便已经猜的八九不离十。
“大都督......末将有罪啊!”
李崇连忙起身,来到他身前,追问,“到底发生何事了?”
李智宇面露愧疚,极其痛心的回答道“我军本来按照大都督军令在五原扎下军寨,可三日前,抚军将军得到斥候传回消息说叛军大营空了,抚军将军便下令全军出击,结果此乃叛军贼首破六韩拔陵设的陷阱,行军途中被叛军
伏击,我军全军覆没……………”
听到这噩耗,李崇差点眼前一黑,胸口积郁了一股邪火,一口老血差点吐了出来。
他愤愤的抓起李智宇,怒斥道,“我不是早就言明,未得我军令大军不可北上吗!你为何不劝阻抚军将军?为何不拦着他!”
李智宇有苦难言,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末将,末将......”
李崇恼怒的将其一把推开,但那股上头的气性过了之后,他又很快平复了情绪。作为一个老将,他也知道他方才那话多有问题,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