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前世今生的秘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次走进电影院。
    此前,还未记事时,他在金陵电影制片厂看过几场露天电影。
    包括去年才拿奖的《红高粱》。
    只不过这会儿的小路宽,跟他后来相交莫逆的北电老大哥,还差着三十多岁呢。
    小路宽看得如痴如醉。
    即便这只是国内科幻电影的一次小小尝试,但他已经有些沉醉得不可自拔了。
    充满想象力的剧情、鲜活的人物形象,还有在孩子眼中超酷的带电能力。
    出了影院,小路宽兴奋地跟妈妈讲着故事情节。
    曾文秀很惊奇地发现,他这么小的年龄竟然就有这样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
    “妈妈,我决定了。”小路宽抿着嘴。
    曾文秀在寒风里等了儿子一个多小时,支气管炎又犯了:“什么?咳咳咳。。。决定什么?”
    “我不做画家了,我要做电影导演,我要拍科幻片!太酷了!”
    “好啊,都随你,到时候妈妈给你做美术指导好不好?”曾文秀没把儿子的话当回事。
    厂里长大的孩子,有几个不想做导演的。
    数九寒天中,就像曾文秀发现路宽的那天差不多的冷,母子俩的身影渐行渐远。
    小路宽只自顾自地跟母亲复述着电影的精彩,却没有注意到妈妈咳到眼眶充血的病态。
    但是这一天,一颗中国电影、科幻电影的种子在他心中种下了。
    不得不说,曾文秀养大的这个孩子极为聪明。
    从小学到初中,不但学业完成得又快又好,还会抓住一切机会到厂里去搜罗和汲取电影有关的知识。
    曾文秀常常把他藏在洗印车间,小路宽会拿费里尼的《八部半》片盒做枕头,会出神地看黑泽明《罗生门》的废胶片。
    这只是被毛手匠人们剪废错,又不是大师黑泽明拍错,直接看未冲洗的胶片,简直是为天才量身定做的起步方式。
    立志要成为导演的小路宽如痴如醉。
    有时候,闲下来的曾文秀也会拿着车间的显影剂,在废弃的墙上教他怎么画分镜头:
    “你看,悲伤是钴蓝色渐晕,愤怒要用硫酸铜结晶纹路。”
    “这是镜头中的色彩运用,你要是感兴趣,可以看看《红高粱》里张一谋的调色和布景。”
    母子俩就这么孤苦无依地向前走。
    酷暑,寒冬,家无余财。
    唯有爱滋润了路宽幼小的心灵。
    但窘迫的家境,也叫他天生就比别的孩子多受几分冷眼、多听几分闲话,也多长了几颗心眼。
    他很不理解,为什么小时候笑脸相迎的叔叔阿姨们,在母亲失去编制后就动辄恶语相向、冷脸以对;
    他很不理解,为什么以母亲的艺术能力,要在这个暗无天日的洗印车间一干就是十多年,却很难获得更好的机会;
    他很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毫无干系的人,要在背后指指点点,说自己是私生子、是野种,是一个不祥之人。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自从在桥洞下捡到了自己,曾文秀失去了爱人、失去了岗位,失去了进步青年的一切。
    变成了现在这个年老色衰的中年妇女。
    小小年纪的路宽有很多不理解,但他逐渐理解了至关重要的一点:
    没有钱和权力的人,原来在这个世界是会被看不起的。
    他的世界里,除了曾文秀外,从此再没有多余的一丝温情能够给到别人。
    因为也从来没有人给过他。
    时光易逝,终于在路宽初二这一年,曾文秀病倒了。
    这一年是1997年,香江回归祖国。
    这一年,鄂省江城的一个叫安风的10岁小姑娘跟着母亲出了国,改了名字。
    小女孩怯生生地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四处打量着。
    但总归还是生活富足。
    这一年,苏省金陵的一个叫路宽的15岁少年甚至有了辍学的念头,因为他要努力赚钱给母亲买药、治病。
    制片厂的老人们常说,路宽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不但学习成绩好,受母亲曾文秀的熏陶,艺术素养也高。
    关键是这孩子脑子真活泛啊!
    15岁的路宽没有傻呵呵地去卖花、糊火柴盒,而是依靠着对金陵电影制片厂的熟悉,另谋了很多有趣的生路。
    他会收集剪辑室淘汰的35mm铝制片轴,磨掉厂标后卖给朝天宫旧货市场,每个0.5元。
    有次误将未清洗的《鸦片战争》底片轴卖出,被文化稽查队追查,自掏腰包买了一条红梅烟摆平。
    他会从厂外录像厅老板处赊账拿货,用《泰坦尼克号》宣传期废弃的冰山道具模型当展示架,在校门口卖5元一张的压缩碟。
    遇到城管时,路宽就把碟片塞进《大闹天宫》胶片盒,假装排练少先队活动。
    他会从宣传科垃圾堆捡《甲方乙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