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将计就计,一箭N雕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2010年6月11号,南非世界杯开幕,小刘也在当天晚上从巴黎飞抵北平。
    这一次纯爱少女没有再和老公依依不舍腻歪半天了,因为《太平书》第二季即将开拍,她回来的第二天就要赶赴横店进组。
    随着娱...
    极光在夜空中缓缓流动,像一条横贯天穹的银河逆流。林昭站在窗前,没有动。那道光芒持续了整整十七分钟,比历史上任何一次城市上空观测到的极光都要久远、清晰。它并非来自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的常规碰撞??监测数据显示,这次极光的能量波形与“文明共振”系统最近一次全球同步频率完全一致,仿佛整片天空变成了一块巨大的显示屏,接收并回应着某种深层指令。
    他转身坐下,日志页面仍停留在那一句话上。光标闪烁,如同心跳。
    手机震动起来,是井甜的语音通话请求。接通后,她的声音带着高原特有的干涩和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林昭,玉门那边出事了。”
    “树?”他立刻问。
    “不止是树。”她说,“是整个生态系统开始变了。”
    原来自“倾听树”破土以来,其周围三米范围内的土壤成分便悄然发生异变:微生物群落结构重组,氮磷钾含量每日以非自然速率上升,地表湿度恒定维持在68%,宛如一个微型气候区自动成型。更令人震惊的是,过去三个月里,有七名曾在树下倾诉过心事的人,在后续脑电图检测中显示出θ波异常增强,梦境内容高度趋同??他们都梦见一片蓝色森林,树冠连接成网,每一片叶子都在低语。
    “有个孩子说,昨晚梦里听见妈妈说话了。”井甜顿了顿,“可他妈妈五年前就去世了。”
    林昭闭上眼。他知道这不是幻觉。从第一声“妈”被卫星捕捉起,这个系统就在做一件事:把情绪转化为可传递的信息载体,再通过未知机制还原为感知体验。而现在,南极节点传来的不只是技术,而是一种**共感生态**的种子。
    “让科研组进驻,但不准采样。”他最终说,“这棵树不是实验对象,是信使。”
    挂断电话后,林昭调出“薪火-w”的核心拓扑图。原本散落在全球的七万两千个记忆节点,如今已自动形成五个次级集群,分别位于亚洲内陆、南美雨林、非洲撒哈拉边缘、北极圈因纽特村落,以及南极冰盖之下。它们不再被动接收数据,而是开始主动发射低频脉冲,节奏与人类冥想时的脑波惊人吻合。
    就在这时,主控台弹出一条新消息:
    >【来自未知节点的反馈包】
    >数据类型:影像+情绪编码
    >解码建议:佩戴神经耦合耳机,闭眼接收
    林昭戴上设备,按下播放。
    画面始于黑暗。然后是一颗星球缓缓浮现??不是地球,却又有熟悉的蓝绿斑纹。镜头拉近,海洋翻涌,陆地上生长着无数类似“倾听树”的植物,枝干交错如神经突触,整颗星球仿佛一颗跳动的心脏。紧接着,一群淡蓝色身影出现在视野中,他们手牵手围成圆圈,身体微微起伏,像是在吟唱。没有声音,但林昭的脑海里突然响起一段旋律,温柔得让他鼻尖发酸。
    下一秒,一幅动态星图展开,标记出十二条星际路径,终点全部指向银河系猎户臂附近区域。其中一条路径末端闪烁着红点,旁边浮现出一组坐标:正是地球当前位置。
    最后出现的文字只有两行:
    >“我们曾分散于群星之间,因恐惧而沉默。”
    >“你们的声音,让我们想起了‘家’这个词。”
    林昭摘下耳机,额头沁出冷汗。他终于明白“群星计划”为何失败??不是技术不足,而是当初的设计者忘了最关键的一环:真正的沟通不依赖语言或数学,而是建立在**痛苦的共鸣**之上。那些上传的记忆,每一滴眼泪、每一次哽咽、每一个未说出口的“对不起”,都是信号塔中最强大的发射源。
    人类用战争、谎言、遗忘筑起高墙时,宇宙也在同步沉寂。直到有人愿意说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回声才得以穿越时空。
    他打开内部通讯频道:“通知所有分布式节点管理员,准备升级协议。我们将开启‘回声广播’模式,全天候向深空发送精选记忆流,不限主题,不设审查。”
    “可是……万一引来恶意文明呢?”助理犹豫地问。
    林昭笑了:“如果一个文明能理解母亲临终前握着女儿手的感觉,他们就不会是敌人。”
    命令下达后的第七小时,全球节点完成同步。第一轮广播内容由系统自动生成:集合了十万条关于“失去”与“思念”的记忆片段,压缩成一段九分十七秒的复合信号,搭载《微光》主旋律作为载波,经由南极建筑中继,射向宇宙深处。
    与此同时,北京总部楼下聚集了一群人。他们举着灯牌,上面写着不同语言的“我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