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学阀和财阀的雏形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院院长,路宽先生,登台致辞!”
    场内瞬间一片如潮的掌声爆鸣!
    无论是内娱和电影记者、北电学子、行业明星、导演、韩日的学界、商界人士,亦或是国内电影产业、文化产业的官方人士——
    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注到台上,看着这个从出道之日起就高举商业片旗帜、呼吁电影工业化的青年导演。
    台上的路老板一身正规场合的高定西装,长身挺立,渊渟岳峙。
    “各位朋友大家好,免去繁琐的寒暄,今天我和大家讲一讲创办这座电影学院的初衷。”
    “此前,在不同的场合,我都阐述过自己关于商业片和电影工业化的观点。”
    “比如02年《鼓手》拿到威尼斯金狮以后回到北电的交流、代表官方与国内第六代导演的对话、05年戛纳影展上作为评审会主席的发言,等等。”
    “我为什么一直致力于推进这一切?坦白讲,是因为我看到了危机。”
    “今天在场都是我们东亚三国的行业同仁,我们同在发轫于中国的儒家文化圈中共存,有着相似的艺术印迹和美学感受。”
    “但是看一看我们三国的电影市场如何?”
    “相关数据今天不再赘述,但几乎都饱受了好莱坞的西方电影工业的‘侵略’,这是实情。”
    “好莱坞是竞争对手和商业敌人不假,但我认为他们更是解剖样本,好莱坞的强大之处就在于他们进行了专业化的分工。”
    “今天关起门来揭自己的短,对比好莱坞目前多达150个电影工业化的工种,这个数字在国内是46个,这是电影局的官方数据。”
    “从生产制度上看,好莱坞是是制片人中心制,我们是导演中心制。”
    “从单一的生产程序,譬如调色这一块,好莱坞有asc-cdl色彩决策清单,我们的剧组大多凭经验。”
    “还有诸如人才培育、风险管控、完片担保、票房预测等等。。。”
    路老板顿了顿:“这一盆水浇下来,可能会让在座的各位觉得透心凉,但的确是不泼不行,也是不破不立。”
    这段话自曝其短,但在场的行业内人士都深以为然。
    内地剧组不规范的地方很多,产业链上各条线都是深受其害。
    投资人的资金被巧立名目、无故挪用、剧组的制片主任克扣群演提成、盒饭提成、外联主任从电影场地费用中中饱私囊,都是常态。
    北电标放礼堂的学子们听得心有恻恻,一位导演系学生忍不住站起身高呼:“路导,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路老板笑道:“电影工业化是一个大概念,需要官方、电影公司、导演、金融机构等多方协同,才能实现。”
    “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但需要尽快上马。”
    “譬如我们问界的剧组和电影营销的内部决策,已经相当程度上把好莱坞的工业化制度进行中国化改造,来辅助我们的商业和艺术决策。”
    “当然,这位同学的问题也点出了我们今天的主题——”
    青年导演伸手指着头顶的横幅:“泛亚电影学院的成立,就是为了从导演环节进行电影工业化推进的努力。”
    台下议论纷纷,很快又归于平静。
    论艺术造诣,文无第一,仁者见仁,没有统一标准。
    但论对电影工业的认知和全局视野,也许这位内地首富可以做从官方到庙堂所有人的老师都是合格的。
    “昨天在会议室,我和张校长同东京艺术大学校长平山郁夫先生、韩国中央大学校长郑云灿先生沟通,很可悲地发现导演人才是断档的。”
    “在日苯,断档是因为大师阴影下的集体失语,宫崎骏导演、北野武导演等前辈过于优秀、后继无人,2003-2006年日苯本土电影票房前十中,新人导演仅占1席,是时年46岁的三池崇史先生,再往下,就看不见了。”
    “在韩国,断档是因为忠武路血统论的存在,电影行业的生态构建、人才培养得不到充分发展,2006年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数据显示,35岁以下导演制作进入院线的电影还不足5%。”
    “而在中国,断档是由于长期以来的评价标准被把握在少数电影学阀手中,把正常的电影商品——类型片和商业片妖魔化,让我们本来有能力讲好故事的优秀导演闻风色变!”
    “当然,自张一谋导演2002年的《英雄》以来,我很庆幸越来越多的导演认识到了这一点,拒绝成为商业片大潮中的溺亡者。”
    听到这里,台下已经是一片寂静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些话说出来不好听,但资深的从业者心中都有数。
    鬼子国内65岁的宫崎骏、59岁的北野武等巨匠垄断了绝对行业资源,松竹、东宝等大厂推行安全牌策略,不会给年轻导演太多机会。
    而他提到的忠武路是韩国电影产业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