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十年之约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世毁誉参半,既是228事件的刽子手,又因策动汤恩伯反“常”被追认为爱国人士。
    这一次来,主要是因为郑士镕曾在《纽约时报》创业十三年时间,还协助过中新社在北美立足,是一位有情怀的老传媒人。
    通过他在纽约华人圈、北美华人圈以及媒体中的影响力,和迪士尼的媒体力量一起,尽量将刘伊妃此次事件后的负面影响逐渐消弭。
    至于对《返老还童》中的空战看得泪眼婆娑,路老板也是心下了然,这位是从七七事变就开始感受时代磨难的。
    经历的求学问道、案牍战事无数,从大陆到湾省到北美,此生多少蹉跎岁月,对那段历史定然感触颇深。
    女设计师顿了顿,略有些迟疑道:“就是有一点啊,郑先生现在眼睛昏花,有些看不清人,可能有时候意识会稍有模糊。”
    九十多了,能不意识模糊嘛。
    路老板点点头,冲刘伊妃道:“小刘,待会儿进去乖巧些,这是一位有情怀的爱国华人。”
    刘伊妃点头:“嗯,知道了。”
    “林姐,这院子是你设计的吗?”
    “对,几年前翻新过一次。”林颖给他们略作讲解。
    “青瓦铺地,屋顶是歇山顶和硬山顶,屋脊上装饰有精美的中式脊兽象征吉祥如意。”
    “外墙是米黄色的面砖,搭配深灰色的砖雕装饰,砖雕内容有梅兰竹菊、福禄寿喜等传统图案,也是老人家喜欢的。”
    路老板笑道:“挺好,是从梁、林两位先生的手稿里得到的灵感?”
    “有空给我也设计一套吧,以后估计来往北美的机会也多了。”
    阿美莉卡买地永久产权,在洛杉矶和纽约两个美国的电影和政治、文化中心置业是个不错的选择。
    小刘瞥了他一眼,心道他还真是喜欢安家,还对中式风格情有独钟。
    四年前从戛纳影展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了四合院。
    三人说说笑笑进入正厅,踩着中式风格的实木地板,郑老先生正眯着眼坐在红木椅上。
    老管家静立在一边,动作轻柔地把他唤醒。
    从屋内的布置到老管家的做派,还真是20世纪初年代人的生活习惯。
    “嗯?来了是吧?”
    老先生鹤发鸡皮,双眼略有些浑浊,待圆睁着双目看到路宽,猛得一拍椅把:“李明!你是李明!”
    众人都哭笑不得,老管家凑上前来使了个眼色,表示抱歉。
    青年导演笑着上前握手:“郑先生好,我是李明。”
    “小刘,来跟老先生问好。”
    刘伊妃走上前:“郑老先生好,我叫刘伊妃,祝您春节快乐!”
    郑士镕被她的声音吸引了注意力,又眯眼仔细地打量这个小女娃,秀眉凤目,容貌娟秀,颇具古典气质。
    “你是。。。?”
    “哎呀!你是李明的爱人露西啊,怎么没穿旗袍呢?”
    这说的是张漫玉在《返老还童》中,尚在魔都时的成年扮相。
    对于郑士镕这个时代的人来讲,旗袍也许是华人女子最美的着装了,端庄典雅,温婉含蓄。
    林颖看得一个头两个大,她跟郑士镕的孙子是校友,都是纽约华人圈的顶级家族,平时多有往来。
    这老头子吃饭的时候还好好的,就这一会儿怎么又开始糊涂了。
    “阿爷,这不是电影啊!而且电影里李明的爱人是张漫玉演的呀!”
    “小伙子叫路宽,小姑娘叫刘伊妃,我吃饭的时候跟您聊过的,您再仔细看看?”
    郑士镕冲她摆摆手:“不可能,我这双眼睛还有认错人的时候?”
    他似乎顿生了几分精神气,冲老管家抬抬下巴:“老林,跟他们讲讲我当年的故事!”
    “诶!”
    林管家哭笑不得,林颖也无奈叹气,显然这是常规节目,从小到大不知道听过多少回了。
    “1940年,郑先生去考《大公报》,一刻钟可以背下一版面的文字。”
    “后来给陈将军做幕僚和贴身秘书,蒋鼎文先生、蒋百里先生都对我家先生赞不绝口,言他有一绝技。”
    “只要是见过的人,此生绝不会再忘,哪怕是从稚嫩孩童长到耄耋老人,皆可一语命中!”
    “后来连常先生都认可他的卓著才干,属意他做衢州绥靖公署主任。。。”
    林管家洋洋洒洒一顿念经,听得路老板津津有味,刘伊妃目瞪口呆。
    “哈哈哈!”郑士镕搔了搔头顶的白发:“明明就是李明和露西嘛。”
    他拄着拐杖站起身来,又凑近了观察路宽:“没得错,你李明又变年轻了嘛,怎么都变到二十多岁了。”
    “还有你这个小丫头啊。”
    郑士镕念念有词道:“你跟李明不一样,你是慢慢长大了,不过还不够快啊!”
    他伸手指了指路宽:“你要抓紧赶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