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初吻陷落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下午三点的佛罗伦萨领主广场,充斥着狂欢艺术节的血脉贲张和躁动。
    不仅是听觉和视觉,还有味觉。
    空气里浮动着的亚克力颜料的刺鼻,人们手里拿着的帕尼尼的罗勒香,以及某个芬兰诗人现场焚烧诗稿的桦树皮焦味。
    游客们光临此处,摩肩接踵地朝着旧宫博物馆走去,自然而然就停驻在了这一处。
    或看热闹、或凑热闹,不一而足。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流浪画家们像野生孢子般疯长的摊位,今天的竞争会非常激烈了。
    广场入口处走来一群游客,从着装和气场上看不似一般的旅游团。
    仅是跟拍的摄影师就多达三个,冲着说笑着前行的两位亚裔面孔一顿咔嚓。
    拉起的队伍横幅上,书写着“2007年中意文化年交流团”。
    2006-2007是中意文化交流年,再往前推两年是中法文化交流年。
    这是国家在奥运会之前,通过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在世界舞台进行的友好交往和互动,以期为奥运赋能。
    意大利翻译指引着两个华人面孔的男子往前进行:“谭老师,贾老师,我们去看看雕塑还是?”
    贾科长有些心痒痒:“老谭,要不咱直接去旧宫博物馆瞧瞧?反正广场上的雕塑也都是仿制品。”
    谭盾笑着摆手:“我是无所谓,看你。”
    “那行,带路。”贾科长脸上笑出了褶子。
    他的目的跟路老板一样,也想瞧一瞧世界名画《春》。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期交流团的两位大拿就是贾科长和谭盾。
    前者不必赘述,2006年的《三峡好人》拿到了威尼斯金狮,他和意大利文化界的方方面面都熟悉;
    这位谭盾,其实在西方艺术界的地位比贾科长要高。
    他是美籍华裔的作曲家和指挥家,曾为李安配乐《卧虎藏龙》斩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
    这一次受国家嘱托,他创作出《马可·波罗》,作为中意文化歌剧音乐交流的焦点,引起了广泛关注。
    另外,他也是本届奥运会颁奖仪式音乐《茉莉花》的编曲。
    换言之,现在正因为参加中意文化交流,受邀来访领主广场的一个谭盾、一个贾科长,都是认识路老板的。。。
    后者自然不知,或者说正一切准备就绪,满足小哑巴刘伊妃心血来潮的“艺术热情”。
    他买了画板和纸笔,选了一处荫凉的所在。
    “这摊位的广告语得好好想想。”
    “算命在这儿不接地气,西方人领会不到各种玄妙,我还是老本行卖画,中国画。”
    炭笔也可以作中国画,通过轻重、粗细、疏密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这与国画中毛笔线条的运用有相似之处。
    他又问刘伊妃:“你呢,你有啥才艺?”
    小刘想也不想地就地起了个范儿,婀娜多姿,体态轻盈,又冲洗衣机得意地挑挑眉。
    看着像是从小跟刘晓丽学的民族舞、中国舞之类。
    跳的好不好另说,反正丝巾一围、墨镜一戴谁都不爱,谁认识谁啊这儿?
    玩儿呗!
    刘伊妃拿过画板就要写标语,被路老板拦下:“等下!就这么搞不行。”
    小姑娘疑惑地看着他。
    路老板随意指了指四周:“这些都人都多少年的江湖艺人了,一个个绝活拿手得很,光画印象派风格的我就看见好几个了。”
    “你这舞姿我看也够呛。。。”
    老狐狸从她手里接过画板,口中振振有词:“卖惨,得卖惨。”
    说罢提笔写就:
    兄患腿疾,以卖中国画为生;
    妹有口疾,但颇具东方舞韵。
    现于此摆摊表演,以才艺换门票,唯愿入馆一睹《春》之芳颜!
    三枚硬币,可换中国风肖像画或舞蹈表演一次!
    刘伊妃看得捂嘴直笑,伸手戳了戳他的大腿,柏林影帝当即就飙起戏来,一瘸一拐地原地适应了几步。
    光是瘸腿,他就能演出孔乙己、牛虻、甚至是傅红雪的风格来,谁看了不迷糊。
    两人合计了一下光中文、英语不行,又加了一行法文。
    法文自然是小刘写的,不过路宽也会讲一些日常用语。
    他不会承认是当年为了看苏菲玛索迷人的胴体专门研究的,只会讲是钻研法国电影新浪潮理论时的涉猎。
    于是一对略显怪异的“兄妹”出现了。
    男子身量颀长如崖柏,肩线平直,若量尺裁出。
    墨色西装裤裹着紧实大腿肌群,只可惜两条腿似乎不大平齐,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女孩立在他的影子边缘,黑色外套和热裤下,一双美腿尤为吸睛。
    有好奇者再去仔细打量,两人均墨镜不离身,女孩儿还戴着鸭舌帽,神秘得紧。
    但仅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