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突然好想他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父母从小就跟我讲过这段历史。”
    “一直到1994年12月,我参加了史维会赞助的一次会议,该会议是纪念金陵大屠杀的受害者,我看到了有生以来最可怕的照片。”
    不知是不是冷风的簌簌让她身体发冷,张纯如谈到这里,显然进入了一种更加低沉的精神状态。
    心思敏感的刘伊妃坐得近了一些,挎住她的小臂,拿自己的双手把张纯如的手捂在掌心。
    她想要给她传递一些能量,也分担一些梦魇。
    “那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儿时有关大屠杀的记忆不仅仅是一个民间传说,而是真实的口述历史。”
    “但是在当时还没有人用英文写过这个题材的非、叙述体的专著,为了让历史真相大白,我很愤慨一些日苯人故意歪曲历史事实,这才决心提笔。”
    简短淡然的几句话,在香槟城的静谧的夕阳下回荡飘扬。
    没有太多人知晓,张纯如女士这部历史丰碑一般的著作,就这么突然地发轫于一次怀着民族大义的善良冲动。
    “茜茜,人其实是死两次。”
    “一次是肉体的死亡,一次是从他人记忆中消失,那才是真正的死亡。”
    张纯如笑看着身边的小姑娘,反握住她娇嫩的手掌:“历史也是。”
    刘伊妃看着她柔弱又刚强的侧脸,只觉得有一股暖流注入心间。
    她想到了昨天晚上在张纯如日记中看到的一句话:
    【那年乱世如麻,愿你们来世拥有锦绣年华,但使这块污迹特别令人厌恶的是,历史并没有为这个故事写下一个适当的结局。】
    就在这本写于1994年的日记之后,这位女战士愤然提笔!
    你们不写,我来写!
    恍惚间,刘伊妃甚至没有觉察出自己的泪水已经顺着脸颊簌簌地流下。
    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在她怀抱着崇敬和景仰的观察模仿中,在张纯如强忍着心理和精神不适的回忆中。
    刘伊妃的精神世界在那一段血腥和悲壮的史海中钩沉、回荡。
    在身边可亲可敬的姐姐身上,她看到了更多人性中的真善美,汲取了更多女性纯正的坚强、健康的精神力量。
    她不知道的是,在另一个时空,这样的一部著作几乎压垮了张纯如,使我们早早地失去了这位善良正义的天使。
    而这一世,对于要面向全世界公映的这部大屠杀电影来说,主创者路宽毫无疑问地也要面临同样的阻挠、困难、痛苦、自我怀疑。
    刘伊妃不禁又回忆起两年前,青年导演一个人在洛杉矶办公室里看《辛德勒名单》的场景。
    那似乎打了死结的眉头,永远不离手的香烟,沉闷的咳嗽和叹息。
    那时候做出拍摄决定的他,想必压力也是很大的吧?
    仿佛放电影般地,她的脑海中又出现恭俭胡同里,他那间总是烟雾缭绕的书房。
    从2002年在柏林初遇张纯如起至今三年,无数个日日夜夜对剧本的修改和完善。
    殚精竭虑,苦思冥想。。。
    香槟城的晚风拂面,不远处的钟楼在夕阳的余晖中闪耀着金色光芒,整点的钟声准时响起,深沉而悠扬。
    这一刻久久沉默的小刘,很不争气地突然好想他。
    双倍了,求票!!!!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