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时间就是生命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对于马寻来说,时间不是金钱,而是生命。
    现在加速行军为的就是能够为大明在陕甘的战略决战创造更多的胜利基础,为的就是能够救下常遇春的性命。
    时值农历七月,阳历就是八月份了,正处在最为炎热的时候。
    马寻觉得自己浑身都要冒油了,哪怕光着膀子,可是依然在冒汗,身上都有一层细微的盐粒了。
    虽然没有广藿香油、紫苏叶油这些材料,不过还有苍术、陈皮、茯苓这些药材。
    效果虽然一般,不过破产版的藿香正气水算是有了。
    徐司马端来一碗绿豆粥说道,“舅舅,解解暑。”
    马寻接过绿豆粥问道,“将士们的正气水准备的如何了?”
    “在熬煮,将士们都不爱喝。”徐司马就笑着抱怨。“这些丘八不识好歹,这么好的东西还有人偷偷倒了,也不怕给晒死!”
    马寻笑着说道,“天气这么热,真要是中暑了,就按我教的去做。”
    简单的中暑治疗,军中多少也会一些,只不过还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有些急救措施并不完备。
    马寻可谓倾囊相授,将自己的一些学识能用上的都用上了。
    在明朝的军队当中有医官,一般选年轻士兵进行基础培训,然后到太医院进修。或者直接一点,由太医院选派医官去卫所。
    这也是历史悠久的好处,秦汉的时候就有医官制度。
    到了明朝一般的卫所都有医官、医士、司药、兽医等,不过一般一个卫所只有一名医官、两名医士,甚至配比更少。
    对这一次随军出征的医官、医士,马寻也教了一些知识,这段时间的重点就是防止中暑。
    一路走来也有将士水土不服,病情不算严重的就继续跟着。病情严重的留在就近的州县,病好了即刻赶上队伍。
    真的要是出现了非战斗减员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只能埋了。
    历史的悠久带来了足够丰富的经验,残酷的战争也催生了军队越来越成熟对于伤病士兵的施救。
    开辟场所安置伤员、及时派遣医官救治、派出专人照料、提供粮药等,这是基础保障。
    而对医官的考核就是验查病死士兵的多寡、救下伤员的数量,然后赏功罚过。
    不过明朝的军医还是相对较少,普通士兵受伤更多的是靠战友之间的互相帮助。
    因为在战场上你死我活,军医是很难第一时间冲到战场抢救伤员。而等到战争结束打扫战场,很多的伤员早就错过了最佳医治的时间。
    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医学水平的局限性,以及战争的残酷性。
    沐英浑身大汗的走了过来,“舅舅,将士们都安顿好了。”
    马寻问道,“我们现在是到哪了?”
    沐英回答说道,“昨天过的宣化。”
    “宣化?”马寻愣了一下,问道,“我怎么不知道?”
    宣化,那可是有名着呢。
    这也就是河北张家口附近,古城建于唐代。
    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屏北平,后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
    永乐时期内徙设置九边镇,这里也成为了防止瓦剌南下的咽喉之地。
    太师、威武大将军、镇国公朱厚照在宣府营建镇国府,这就是在宣府。
    留学生朱祁镇听闻瓦剌来袭,从北平经宣府到大同,然后再转回宣府。
    在回返宣府的过程中就被也先前后夹击损失数万人,靖难之役的大功臣成国公朱勇就是中伏全军覆灭战死在鹞儿岭。等到留学生离开宣府到了土木堡,全军覆灭了。
    不过宣府是在朱棣时期设置总兵官,称之为宣府镇,现在还只是一座土城。
    沐英等人早就习惯了马寻问出一些似乎很低级的问题,谁让马寻不通军事呢。
    到了宣府,距离开平又近了,马上就要进入内蒙了。
    就在马寻认真询问着地理位置等事情时,平安急匆匆赶来,“舅舅,塘骑已经遇着了鄂国公的哨骑。”
    马寻立刻激动起来了,“鄂国公?他现在到哪了?”
    平安说道,“就在宣化北边,不到两日脚程就能到榆林堡。”
    沐英笑着开口说道,“常大将军也是心忧陕甘的战事,不过以他的性子也不用奇怪。常大将军一向喜欢率军突进,他的行军速度一向很快。”
    马寻深吸一口气,难道这就是要到了常遇春的生死劫了?
    马寻不再犹豫,直接下令,“休息一个时辰,我等即刻北上!”
    沐英不理解了,“舅舅,既然常大将军率军回返......”
    “住嘴!”马寻不容置喙的说道,“他率军南下,开平必然空虚。既然陛下令我等去开平,那就现在赶去!”
    沐英从未看过马寻发怒的样子,一时间都有些愣住了。
    徐司马、平安等人也是觉得非常意外,可是转瞬之间也理解了。
    舅舅还是胆子小,担心不能完成陛下的军令。常大将军听闻陕甘战事焦灼就直接率军回返,而马寻这个国舅担心开平兵力空虚。
    以沐英等人看来常遇春自然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就算是现在率军回返,肯定也会留下一定的兵马防止元人卷土重来。
    但是既然舅舅一心想要完成陛下的军令,那就抓紧时间行军,这也没错。
    沐英等人不会因为这样的小事惹马寻不快,虽然大军会辛苦一点,但是从军哪有不辛苦的。
    马寻有苦难言,我总不能说常遇春常大将军命中有劫,而且近在眼前吧?
    我紧赶慢赶的跑到了宣化,结果你常大将军更加心急!
    在将士们的抱怨中,羽林左卫和飞熊卫开始继续行军了。
    而在北边,蓝玉兴冲冲的飞马来到常遇春身边,“姐夫,哨骑遇到了国舅的探子了!”
    常遇春笑了起来,“这位国舅爷倒是心急,本以为还要再有五天才能遇着他。”
    “国舅爷能有什么本事?”蓝玉直接说道,“肯定是沐英领兵,国舅就一读书人,就怕他行军两个月吃不消。”
    常遇春盯着小舅子,严厉警告,“再多说一句,俺就抽你!”
    蓝玉自小就胆大,也是莽撞的性格,这些年跟在常遇春身边,将常遇春带兵的本事学了大半。
    很多人都说他和常遇春非常像,蓝玉也深以为傲,他就是处处学着姐夫。
    可是常遇春气啊,他的这个小舅子就学了个外在。
    别看常遇春看着是猛将的样子,可是能够统帅十万大军的人哪个不是胆大心细?
    别人都说他常遇春出身绿林、号称天下第一悍勇。
    可是常遇春知道自己的粗豪只是外在表象。要是心不够细、不够敏锐,他也不可能成为仅次于徐达的军方二号人物、深受陛下信任。
    蓝玉那小子呢,只学了个打仗,对于局势、政事等一窍不通!
    以后再教,蓝玉才刚刚三十,还有的学!
    “既然国舅的兵马近了,就加快速度。”常遇春看着远方,果断下令,“让国舅爷去守开平,俺去打张良臣!”
    蓝玉也激动万分,刚刚破了元上都,听闻现在元廷在调集各路兵马支援庆阳。
    现在跟着姐夫杀过去,定要彻底灭了那些元鞑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