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那逃掉的陈家亲随,一路逃到彭城,见到了陈?。
“扑通”一声,满是哭腔地跪在了地上,泣不成声:“老爷,不好了,公子被杀了,我们遇到了伏击………………”
陈?仔细询问事情的经过,听完那亲随的哭诉,陈?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一口气没上来,当场昏厥了过去。
等再次醒来后,陈?的眼神骤然变了,变得无比悲凉,无比阴冷。
他心中对曹操的恨意如熊熊烈火般燃烧起来:“曹操......曹操,想不到,你竟如此心狠手辣,我......”
气的陈?咬牙切齿,满心想要说句狠话,最终却化作了无尽的悲叹。
就算有滔天的恨意,他又能拿什么报复曹操呢?
曹操刚回到许都,还没来得及歇口气,舒缓一下鞍马劳顿的疲惫,白马就传来了急报。
曹操实在放心不下,当下也顾不得许多,顶着冬日凛冽刺骨的寒风,心急如焚地就赶往了白马。
与此同时,在邺城外,袁绍听闻刘备即将抵达,竟然亲自率领一众随从迎出了百十里地,给予了刘备最为隆重的待遇。
这等阵仗,放眼天下,也没几人能做得出来。只不过,因为消息闭塞,传递极为不便,关张二人并不知晓刘备已平安抵达了邺城。
论起充门面、讲排场,这世间当真没有人能比得上袁绍。
迎出百里相迎,这般举动,不仅仅是彰显他对刘备的重视,更是在向世人展示他的雄厚实力与霸主风范,仿佛在宣告,他袁绍才是这乱世中最有资格主宰沉浮的人。
进到邺城后,袁绍立即大摆酒宴,将邺城的文武百官全都召集在一起,热热闹闹地陪着刘备。
酒过三巡,当谈到曹操时,袁绍脸上顿时露出一抹极为不屑的神情。
“玄德,你不必忧虑,曹操夺了你的徐州,我定会为你报仇。曹阿瞒不过才几万兵马,就妄图与我抗衡,无疑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刘备连忙拱手,恭恭敬敬地向袁绍道谢。他心里明白,如今寄人篱下,事事都需小心谨慎。
袁绍兴致颇高,他指着席间的群臣,一脸得意地给刘备一一介绍。每介绍到一位谋士或战将,眼中的炫耀之色就愈发浓烈。
刘备只好极力说着奉承的话来回应他。在这乱世之中,懂得审时度势、屈伸自如,方能寻得一线生机,刘备自是深谙此道。
不得不说,袁绍确实有炫耀的资格。河北之地,在他多年的经营下,兵强马壮,麾下战将如云,不下上百人,更不乏田丰、沮授、荀谌、郭图、许攸这样的顶尖谋士。
可叹的是,袁绍虽坐拥良才,却不擅用人,内部矛盾重重,为日后的败局埋下了伏笔。
席间,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众人转头望去,只见袁熙大步从外面走了进来。袁熙乃是袁绍封的幽州刺史,他特意赶回来给父亲站脚助威。
袁熙手中拿着一封信,神色匆匆,径直来到了袁绍的面前,低声禀报道:“父亲,又收到一封信,是从许都送来的。”
袁绍微微抬手,接过来信,只是随意地瞅了几眼,并没有当场拆开。
他嘴角上扬,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转头对刘备说道:“玄德,你看看,曹操有什么资格和我抗衡?光是本月,像这样的书信,我就已经收到五封了。”
说着,袁绍故意将信高高举起,在手中轻轻扬了扬,那模样,仿佛在向刘备展示他的胜利果实。
刘备心中一惊,虽然看不清信是谁写来的,但是他心里明白,能通过书信这种正式的方式向袁绍表明态度的,显然都是曹操身边极有身份和地位的人。
这些人在战争尚未见分晓之时,就已经预感到曹操不敌袁绍,注定要输,所以纷纷偷偷摸摸地和袁绍“联络感情”,提前表一表忠心。
袁绍哈哈一阵大笑,随即,他端起一盏酒,仰头得意地一饮而尽,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战胜曹操,君临天下的那一刻。
“玄德,你也看到了,连曹操自己身边的人,都不看好他,他拿什么和我斗?拿什么和我争?”
在他看来,曹操的败局已定,只是时间问题。
刘备连忙点头,陪笑道:“明公所言甚是,河北兵精将勇,钱粮足备,此战明公如泰山撼蝼蚁,必胜无疑!若能救出天子,匡扶社稷,明公之功,当光耀日月,堪比周公!”
刘备的这番话,既是对袁绍的奉承,也是在暗中观察袁绍的反应。他深知,此刻唯有顺着袁绍的心意,才能在邺城站稳脚跟,寻得机会东山再起。
袁绍嘴角含笑,得意之色毫不掩饰,他沉浸在众人的奉承中,丝毫没有察觉到潜在的危机。
人都有好奇心,刘备此时心中也真想看一看,究竟是谁,给袁绍写了这些书信。
因为通过书信这种正式的方式表明态度,就等于是纳了投名状,一旦书信被人发现,或者落到曹操手里,那可是掉脑袋的大罪。
但也正因如此,才显得这些写信之人更加不寻常!
自古以来,风险和收益都是成正比的,写信虽然非常冒险,但也在袁绍这里赢得了好感,一旦曹操落败,这些人必然会受到袁绍的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