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孙策如日中天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对于利用了鲁肃这一点,刘贤心中并无愧疚之感,在他看来,乱世之中,为达目的,善用人才,巧用局势乃是一个合格的谋士所应该做的。
    周瑜并非愚笨之人,一旦知晓镇守庐江的是鲁肃,于情于理,他都不会贸然建议孙策向庐江用兵。
    相较而言,豫章的华歆,势力薄弱,内部矛盾重重,显然就是一个可以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对华歆,你怎么看?”刘贤再度发问。
    鲁肃回道:“虽然华歆承继了刘繇不少人马,看似有一定实力,可实则豫章问题错综复杂。境内盘踞着不少当地的豪族势力,这些势力的首领都被称之为宗帅。”
    “自从刘繇死后,豫章便陷入了混乱局面,这些宗帅拥兵自重,根本不把华歆放在眼里,他们各自为政,致使华歆连一分的钱粮赋税都难以收齐。”
    “可以这么说,豫章有一半的领地,华歆根本做不了主。所以我断言,一旦孙策大军压境,华绝难久持,恐怕很快就会拱手请降,把豫章让给孙策。”
    刘贤听后,频频点头,眼中满是赞赏之色,“子敬大才,当真不虚!”
    刘贤心中暗自感慨,自己身为穿越者,知晓历史走向,明白华歆日后会投降,可鲁肃却是凭借着对当下局势的精准洞察、敏锐分析,完全依据形势做出如此准确的判断,实在令人钦佩。
    “如果是这样的话,豫章岂不拱手就被孙策得到了。
    徐晃在一旁插了一句,眉头紧锁,眼中满是担忧,“难道我们就不做点什么吗?”
    鲁肃依旧摇着头,不紧不慢地解释:“就算孙策马上就能得到豫章,他也要面临一大堆棘手的问题。光是那些宗帅,就够他头疼的了,想要彻底平定,非得费一番心力不可。”
    “再者,豫章地理位置特殊,紧挨着庐陵和荆南,孙策与刘表仇怨极深,他既要花费心思巩固豫章的统治,防止内部生乱,又要分兵防备荆南刘磐的侵扰。”
    “那刘磐乃是刘表的从子,武力过人,深得刘表的器重,孙策甚至还要谋划对庐陵进兵,如此繁杂事务缠身,他短时内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刘贤适时地补了一刀,语气笃定:“就算他想要他顾,时间也不允许了!”言语间,似有所指,眼神中透露出几分神秘。
    鲁肃忽然想起刘贤此前对孙策寿命的断言,心头不禁一凛,暗自思忖:难道孙策真的命不久矣了吗?
    刘贤朗声一笑,打破了短暂的沉静:“只要孙策把精力放在豫章等地,我们就高枕无忧了,可以腾出手来,放心大胆地对付曹操。”
    当初举荐鲁肃做庐江太守,刘贤可不仅仅是看重鲁肃的能力,鲁肃与周瑜之间深厚的交情,也是他着重考量的因素,如今看来,这步棋走得恰到好处。
    且说在西塞山打败刘繇后,孙策士气大振,乘胜出击,又在沙羡与黄祖展开一场恶战。
    此战刘表为保江夏,派来了不少援兵,甚至连侄子刘虎都战死沙场,经此一役,黄祖实力遭受重创,折损大半兵力,水军几乎全军覆没,已然对孙策构不成威胁。
    孙策大获全胜,随即召集一众部下,商议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周泰率先站起身来,高大魁梧的身躯散发着豪迈之气,他声如洪钟:“我们在西塞山和沙羡接连大获全胜,光是降兵就收拢了将近三万人,如今士气正盛,当乘此大胜的余威,进兵庐江,报昔日之仇。
    周泰咬牙瞪眼,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回想起此前在庐江的种种遭遇,心中恨意难消。
    对于皖城得而复失,所有人都视为奇耻大辱。
    周泰一带头,蒋钦、太史慈、吕范、黄盖等人纷纷响应,众人情绪高涨,摩拳擦掌,皆赞成即刻对庐江用兵。
    孙策本人亦是咬牙切齿,双手紧握成拳,关节泛白,恨不能立刻跨上战马,踏平庐江,将刘贤和吕布彻底铲除,以泄心头之恨。
    这不仅关系到庐江,也关系到孙策的颜面,还关系到他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中意的女人。
    江东一众文武,何时受过这般折辱,就连平日里较为沉稳的孙权,一想到在庐江见过的那位美娇娘,也不禁气血上涌,赞同对庐江用兵。
    周瑜见众人如此冲动,赶忙站出来反对,他神色镇定,目光从容,缓缓说道:“我已经得到了消息,庐江太守是鲁肃,我曾给他写过书信,劝其归顺,他却没有回应,显然,他已经真心辅佐了吕布。
    “此人我深知其能,若是我们执意领兵进犯,鲁肃必然会坚守到底。想不到,吕布如今虽只有两个郡,却对其如此厚待。与其对庐江用兵,不如挥师南下,进兵豫章。”
    太史慈听了周瑜的话,心中不服,大声质问道:“难道鲁肃能挡住我们吗?”
    周泰也在一旁附和,声音洪亮:“就是,鲁肃不过只是一个文人,我们有这么多兵马,定能踏平庐江!”
    周瑜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