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吃瓦达餐包的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82章吃瓦达餐包的人
    孟买的洒红节才过去没多久,孩子们还在楼下欢声笑语。
    停车场成了男女老少的嘉年华,每一张面孔都沾满彩粉,再辨不出谁是佣人丶谁是主人。
    人们要么喝酒喝得醉,要麽抽麻草抽得飘飘然。这一天百无禁忌,你甚至可以触碰任何一位女性。
    海边的卡特大道上偶尔有漫步的人群,他们讨论着一场三周前就订好票的电影。
    如果你有空闲走到更远些的纳里曼区也不妨,可以带孩子们坐旋转木马,欣赏蓝绿色的海水上漂浮着的点点椰壳,远观沿岸高楼在沃克什沃路上拔地而起。
    若你打算从烈士广场的弗洛拉喷泉处起行,去往要塞区,那走上一天也不会厌倦。
    那里的街道才是街道真正该有的样子:宽阔平整,绿树成荫,有宏伟宫殿立两旁。
    周日的午后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不只是动物的分水岭。
    一周里的其馀时间,人们回家已太迟,仅够满足最基本的需求:饿了便吃,困了就睡。
    而在周日,人们重新成为有思想丶懂情趣的人。
    对普罗大众而言,没有什麽比在家看电视丶或者去看场电影更惬意了。
    当然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因为孩子们吵着要去街道上玩耍。
    阿希什觉得如果要推销VCD,那最好的地方就是路两旁鳞次栉比的商店。
    「很多人会对用六千卢比买一台没见过的电器,感到谨慎,所以我们得让他们看看效果。」
    「你是说把它摆进店里?」堂哥达门德拉说。
    「是,这个点哪里的人最多?」
    「当然是博卡,现在是吃瓦达餐包的好时候。」
    「那我们就去那儿。」阿希什毫不犹豫的转身带头。
    他们穿过街道,沿途寻找博卡的铺子。
    时间不算充裕,达门德拉告诉阿希什,博卡每天只出三小时的摊,从下午四点到晚上七点,又或到当天的瓦达包卖完为止。
    他们走过路中间被掘开丶露出深坑的小径,经过菜市场丶小葡萄牙区丶婚庆用品店丶
    者那教诊所,最终寻到了博卡的小摊。
    摊前已排起两列队伍,男女各一列,人人手中着卢比。博卡坐在小凳上,正留取面糊炸薯饼。
    旁边一块破旧的小黑板上写着:博卡秘制丶瓦达餐包4卢比丶油炸薯饼3卢比丶瓦达包胚1卢比。
    因为天气炎热,博卡把摊位搬到了外面。铺子里面留了几张桌子,供客人堂食。
    老旧的电风扇晃晃悠悠,根本没有多少凉意。不过因为墙上挂着一台电视机的缘故,
    人们即使满头大汗,也挤满了铺子。
    达门德拉走过去和正在忙碌的博卡打了声招呼,后者摆了摆头,示意他们随意。
    于是阿希什走进店里,开始忙碌。很不错,这台电视机就是苏尔牌,完美匹配他们的VCD。
    达门德拉则索性也在外面排队,他准备买几只瓦达餐包垫垫肚子。
    他等着油炸薯饼出锅,周围的人同样在等待。人人绷紧了肌肉,捏着钱,随时准备着。
    一旦博卡把漏勺从盛满滚油的大桶里提起来,上面装满一只只外覆金黄裹粉丶好似贝涅饼的薯饼时,人群的骚动便开始了。
    他们着钱的手一径往前送,给出一张张十卢比的纸币让夥计找零,夥计的面前则摆着放满两卢比硬币的托盘,
    没有人是只买一只瓦达包就作罢的,于是一轮下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买到,不好意思争抢的食客只好等下一轮薯饼出锅。
    已经做好的瓦达包胚里事先抹了酸辣酱:上半边是绿色的鹰嘴豆泥,下半边是红色的蒜泥果酱。
    夥计总是先招呼女顾客,他伸直一只手,留过才出锅的两只薯饼,行云流水般在打开的瓦达包胚上一边放一只,再将包胚合起递给饥肠的食客。
    达门德拉拿着属于他的那份瓦达包,走到离摊位稍远一些的地方,略微挤压中间的薯饼,只见外层的瓦达包胚上现出稍许裂纹,薯泥连带红绿色的酱料溢了出来。
    他一口咬下去,外层面包胚的松软香甜很好地中和了酱料的酸辣。
    内里黄褐色的薯饼炸得脆脆的,带有葛拉姆马萨拉的独特香味,且能吃到如腰果般的完整蒜瓣,经咀嚼后爆出异香,当真是口口美味丶口口享受。
    一只瓦达包便足以果腹,而博卡的瓦达包色香味俱全,着实名不虚传。
    他像是忍饥挨饿许久的人吃到大餐一样满足。
    火热的瓦达包下肚,自然带来口渴的感觉,他走进不远处的冷饮店。
    店里用富美家建材隔出一个个卡座,环境宜人,颇有平和又休闲的氛围。
    墙上有用马拉提语写的「饮品推荐」,每一款皆标榜有养身功效。
    譬如醋栗汁可治尿频丶夜盲症丶心烦,姜汁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