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镀金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多的机会从犯罪嫌疑人和受害者身上索贿。
    税务官也愿意花钱把自己调到大港口,或者负责大公司和高收益行业的岗位。
    流经一个岗位的资金越多,捞钱的就会就越多。
    这两年想来罗恩旗下产业的税务官,那是如过江之鲫,个个削尖脑袋往里钻。
    行政局的官员对这种现象别无他法,要麽视而不见,要麽同流合污。
    这不是系统性的腐败,而是一种文化丶制度,无解。
    罗恩在果阿也有一套别墅,去年在这里度假时,顺手就买了。
    这不现在过来也有个落脚的地方,直接拎包入住。
    他和乌尔米拉先在沙滩上浪了两天,接着才去见雷迪家族的人。
    采矿业是果阿邦的另一大支柱产业,紧随旅游业之后。
    不过这里的矿业不是煤炭,也不是石灰石矿,而是红土,也就是铁。
    果阿邦的铁矿基本都由当地家族控制,他们会挖掘邦内的红土,然后将开采出的铁矿运往当地的钢铁厂。
    雷迪家族就是做这种生意的,据说他们手里掌握了好几座矿的开采权。
    通常这种家族企业扎根当地,很难遇到什麽风波。大多数都可以稳稳的运营几十年,慢慢的积蓄实力。
    只是雷迪家族很倒霉,他们为了扩大经营规模,花重金贿赂官员拿下了几座铁矿。
    接着又从银行贷款了大笔资金,准备上马自己野心勃勃的「大钢铁厂计划」。
    然后就遇到了金融危机,出口贸易受挫,银行提前收贷。
    雷迪家族提出过抗议,但没用。
    银行判断钢铁贸易会持续陷入低迷期,雷迪家族的钢铁厂在未来几乎不可能有盈利的希望。
    既然是赔钱货,那还放什麽款,直接停了收帐。
    如果只是这样,那也就罢了,雷迪家族大不了亏点钱。
    奈何当初从银行贷的那些资金,有大半都被他们拿到金融市场投资了。
    这也是印度特色,用行话说叫「镀金」。
    打个比方,一个公司找银行贷款建钢铁厂,生产总共需要花费20亿美元,公司自己可以出5亿美元,剩下的由银行贷款。
    但实际上,老板很清楚这个项目用10亿美元就可以建好,多出的贷款就成了他的收益,可以揣在兜里去投资别的项目。
    雷迪家族就是玩的这种把戏,他们做的钢铁厂预算,远超实际需求。
    超过一半的贷款资金被挪走,投入进了日趋火热的金融市场。
    如果说亚洲金融危机对印度造成的唯一影响,那就是孟买股市持续低迷,跌跌不休。
    雷迪家族亏麻了,投进去的本金缩水大半,哪来的钱给银行。
    催贷的通知发了一遍又一遍,直到银行威胁要拍卖他们的家族产业,雷迪家的人才急了。
    可这时候大环境不好,根本筹不到那麽多钱。
    思来想去只能卖掉手里的那几座铁矿,以回笼部分资金。
    他们问过平时交好的那些家族和公司,却没人感兴趣。
    钢铁生意萎靡不振,那些人自己还发愁呢。这时候接盘,纯粹的冤大头。
    雷迪家族只能找其他买家,然后就锁定了罗恩。
    去年那场在果阿举办的盛大婚礼,他们这些当地土豪也是大开眼界。
    论谁手里的资金最为充足,当然是苏尔先生啊。
    结个婚都花掉一亿美元,豪横程度可见一斑。
    正好听说他名下还有苏尔矿业,妥妥的专业对口嘛。
    老实说,罗恩刚收到邀请时,有些犹豫。
    他有苏尔矿业是不假,但做的却是煤炭这样的能源生意,或者水泥厂这种驾轻就熟的老本行。
    铁矿,那可是重工业活计,一般人玩不转。
    它不能像煤炭那样直接当能源出口,不是说不能卖,而是附加值太低,不划算。
    也不如水泥厂投资灵活,几亿卢比就可以搞定。
    建钢铁厂也需要几亿,不过单位是美元。
    罗恩有些犹豫,也拿不定主意,索性就先来看看。
    他也眼馋塔塔钢铁那种巨型企业啊,而且重工业看似低调,却深受国家的器重。
    罗恩如果想更进一步,重工业是不错的方向。
    苏尔矿业虽然也有煤炭和水泥生意,但相较「工业粮食」,还是矮了不少。
    那是真正关乎国力的产业,新德里尤其重视。
    罗恩安顿好乌尔米拉后,就带着人直奔矿区,准备先看看这里的采矿业规模。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