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太子何故先投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位之时,他沉迷书画,将朝政大权交予蔡京等奸臣,对民间疾苦、边疆战事全然无知,只知贪图享乐,对天下之事漠不关心。
    最终,金兵南下,北宋覆亡,徽钦二帝被掳北上,受尽屈辱,此等惨祸,不正是皇子缺乏历练而无法应对复杂局面的惨痛例证吗?
    太子殿下乃陛下嫡长子,体内流淌着太祖太宗之英气血脉,更有陛下之圣明血统加持,岂会因些许外界风险而折损?
    我等身为臣子,应为太子开辟成长之路,而非以过度的保护将其束缚。
    况且,我大明以仁孝治天下,太子奉圣上之命,欲出宫体察民情,心怀子民,此乃仁孝之举。
    若因大人之阻拦而夭折,恐失民心,亦非陛下与诸位大人所乐见。”
    说罢,徐志道目光坚定如炬,直直地看向弘治皇帝朱祐樘,那眼神中满是忠诚与赤诚。
    “陛下圣明,当知臣之所为,皆为太子与大明江山考量。
    臣愿受陛下与诸位大人之审视,若有不当之处,甘愿领罚,但请莫要曲解臣之忠心与太子之善念。”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目光中似有思索之色,仿若在权衡利弊,考量其中得失。
    李东阳见状,欲再反驳,却一时语塞,仿若喉咙被梗,话语难以出口。
    此时,内阁首辅刘健缓缓开口,其声音沉稳而庄重。
    “徐公子之言,亦有几分道理。
    太子微服出宫之事,或可从长计议,但此次之举,虽有不妥,然其心可嘉。”
    众大臣亦纷纷附和,李东阳见此情形,只得无奈地轻拂衣袖,道。
    “罢了,此事且看陛下定夺。”
    弘治皇帝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
    “太子出宫之事,虽涉险,但朕亦知太子需历练。
    济危你说的虽然没错,但还日后还需谨慎些。
    此次且不予重罚,下不为例。
    下次带太子出宫还需多带些护卫。”
    徐志道听闻此言砖头对朱厚照无声对了个口型,搞定。
    朱厚照听闻,顿时面露欣喜之色,看向徐志道的眼神满是敬佩,仿若在看一位拯救自己于水火之中的英雄。
    《明史——徐志道列传》
    弘治十六年春,徐志道携太子明武宗微服出宫。内阁闻之大怒,于乾清宫欲罪徐志道。志道与李东阳辩,志道胜。
    明孝宗终断曰:“济危所为无差,然仍需慎之。既无惩亦无奖。”
    此乃大明靠山王首于廷议得胜,自此开启一生不败之传奇焉。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