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老娘的屁股根本就不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另外,汇集到朝廷的黄册,需调到长安由户部直接管理,地方官员无权接触。”
    “娘娘可派遣军队驻守存放黄册的库房,禁止任何人私自入内。”
    “若有人想要调阅黄册,必须手持户部公文,且每次查阅都需要登记姓名。”
    “黄册可采用一式四份,每一户黄册都制成四份,分别存放于县、府、道、户部,地方黄册与户部黄册的数据交叉对比。”
    “一旦有地方官员篡改地方黄册数据,通过两相对比很容易就能发现问题。”
    “其次,可采用动态审查的办法。”
    “每次重新编造黄册时,必须要与之前的旧版相互对比,重点检查人丁的增减和户等变动。”
    “若该户财产重新登记后,与之前的旧册数据发生了极大变动,便可派人去查证核验,若有问题便能及时发现。”
    “另外,黄册制度虽采用里甲制,但每次重新编造黄册时,必须要由当地的县官亲自核验。地方大族门阀纵然有能力买通基层里长,也很难做到上下全部蒙蔽,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黄册数据的篡改就能被查出来……”
    杨易侃侃而谈,将大明的黄册制度讲给这位天后娘娘。
    虽然大明的黄册也存在许多漏洞,但相比于大唐现在的户籍制度,大明的黄册已经堪称是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巅峰了。
    武皇后听后,心里掀起惊涛骇浪。
    她可不是那些无知的妇人,常年把持大唐权力,她的洞察力绝非普通人可比。
    杨易给她描绘的户籍制度听起来颇为繁琐,但条理清晰,就好像这并非是杨易随口胡诌,而是真的有这样一套成熟的户籍制度摆在她面前供其参考一样。
    这样的一条制度若是让户部去推演,恐怕要耗费极长时间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制度。
    而这位杨家令似乎早有准备,在她面前侃侃而谈,着实让她震撼不已。
    哪怕她知道这位杨家令很厉害,但还是再次被震惊得无以复加。
    武皇后沉默良久,面色复杂地看着杨易:“你这法子倒是听起来不错。若是在大唐推行黄册户籍制度,这些门阀大族确实很难再将那些佃户隐藏起来。”
    杨易沉声道:“制度乃是国家政策施行的基础条件。其实关于这黄册制度,微臣还有一个鱼鳞图册的想法,与其相辅相成……”
    武皇后闻言,眼皮跳了跳,有些震惊。
    “还有?”
    多少人一辈子致力于改革一个政治制度,这位杨家令一开口就是好几个?
    武皇后抿了抿唇:“这鱼鳞图册………………?”
    杨易微笑道。
    “娘娘,这鱼鳞图册就是朝廷用来清查土地的制度。”
    “大唐可采用实地勘察绘图之策,以微臣刚刚所说的里甲制为基础,负责土地清查。”
    “由里长牵头,召集甲内民户自报田产,随后甲长与里长共同到田间,按照土地的形态测量、计算土地面积,并精准地绘制地块图形,按比例尺绘图。”
    “鱼鳞图册与黄册相互独立,由各甲长将本地的勘察结果绘制成里册,再由县令派官员核查,最后上报至府。”
    “有了此鱼鳞图册,登记之后便可查询我大唐百姓真实掌握田产的情况。”
    “此鱼鳞图册与黄册还可以相互验证、相互补充,若黄册与鱼鳞图册的数据有所出入,那么必然有人造假,两者相互印证也能够大大减少造假的情况。”
    “到那时,天后娘娘手握鱼鳞图册和黄册,天下之事便尽在掌握。”
    武皇后心头一震。
    清丈土地?
    她内心忽然有些灼热起来,陷入沉思之中。
    大唐如今的均田制度下诞生了户籍与田籍,大唐的田籍以人户为中心,其中记载田产情况,以文字登记为主,具体情况颇为模糊。
    而按照杨易所说的鱼鳞图册则是以地块为中心,甚至还要按照比例尺绘图。
    这样一来,她想要查看某地方的田地情况,便能够一览无余。
    而且均田制之下,田籍与户籍深度绑定,田随人走,人依户籍定田主。
    而这所谓鱼鳞图册,则是与户籍相互独立,两相对照,相互印证。
    如此一来,便能够极大地避免基层官员相互包庇、记载数据模糊的情况。
    杨易的一句“两册在手,尽知天下事”,更是让她心里大为心动。
    若是能够对地方的田产情况有如此强大的掌控力,那么对于大唐而言,将是极好的事情。
    武皇后的目光落在杨易身上,黑白分明的眸子透着一丝复杂。
    “杨卿总是能够给我惊喜。”
    杨易笑了笑,恭敬道:“此鱼鳞图册与黄册几乎等同于重新改变了我大唐的田籍与户籍制度,也只有像娘娘这样有铁腕决心的人才能够推行,并非是微臣有何过人之处,而是娘娘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