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天色微暗,整个长安灯火星星点点,虽然太阳还未升起,但是已经有许多人起来了。
马车穿梭在朱雀大道上,轱辘压在道路上,发出清脆的异响声。
一炷香后。
含元殿。
太平到的时候发现殿内已经站了不少人。
哪怕是头发花白,一脸病态的裴行俭此时也在殿内。
放眼望去,整个大殿内清一色的紫色官袍,每一个都是跺跺脚长安震三颤的大人物。
只是众人均是保持沉默,虽然有些疑虑,但是也都没有说话。
精明如他们,也大概猜到了一些端倪。
近日来能够让皇帝将他们在这个时辰全部叫过来商议的恐怕也只有一件事。
没让他们等太久,皇帝李治、武皇后纷纷到场。
“吾等见过陛下、天后娘娘......”
众人纷纷行礼。
李治眉头微微蹙起,随意的一摆手。
明明凌晨有些凉意,他却是穿的极为单薄,似乎不惧寒冷。
他淡淡的扫了一眼众臣,沉默了一会,缓缓道。
“薛仁贵、程务挺冒险进军河口,中了敌人的圈套,与辎重部队分割,被围困在乌海,与河源的黑齿常之汇合不得。”
“整整二十万军队没有补给,恐怕支撑不了多久。”
李治的话落下,殿内出奇的平静。
众人心里却是不免震动起来。
虽然他们大概猜到了可能是战事不利,却是没想到传回来如此败绩。
且不说前线的真实情况如何,便说现在传回来的消息已经不容乐观。
长途奔袭,最怕的就是粮食补给不够。
一旦时间长了,再多的军队也只能不攻自溃。
狄仁杰、裴行俭等人眉头紧蹙。
来济、郝俊面无表情。
他们在皇帝执意要出兵的时候已经大概猜到了这样的结果。
薛仁贵、程务挺等人虽然是老将,但是再厉害的将领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近些年大唐的天灾着实不少,想要全力支持大军开拨,打个一年半载,大概是不可能。
说不定正是因为此,薛仁贵等人才会冒进。
众人心思各异。
武皇后瞥了一眼殿内立着的太平,唇角抿了抿。
李治见到众人纷纷沉默,眉头紧锁,心里有些不悦。
他淡淡道。
“如今这般局势,诸位以为该当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
142......
来济颤颤巍巍的站出来拱手。
“陛下,两军相争,须臾之间便分胜负。
“从如今局势来看我大唐想要战胜吐蕃,已经是不太可能。”
“微臣以为,应该尽快派出使者与吐蕃沟通,以免征西军在乌海被重创。”
其余等文官面色复杂,来济虽然说的委婉,但是实际上不就是求和么。
李显小心翼翼的瞥了一眼父亲李治的脸色,没有吱声。
他也是赞同来济的观点,但是这些日子被父亲骂的已经学乖了,没有贸贸然的表明自己的观点。
李治眉头紧皱,脸色颇为阴沉。
他心里有些不甘心。
被风疾困扰躺在病榻上躺了这么多年,现在好不容易恢复过来打的第一仗就是以战败收场,他是无论如何也丢不起这脸面的。
虽然,他也知道现在向吐蕃求和也许是最好的法子。
但是真要这么做了,那后世子孙如何评价他?
史书上怎么写他?
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沉吟道。
“就没有其他法子了?”
“比如......增援?”
众人面面相觑。
薛仁贵等人就是去援助河源的黑齿常之,现在还没到河源就被论钦陵埋伏了。
现在如果再派军队,落得跟征西军一样的下场,那大唐就要承受立国几十年来最大的一次战败。
殿内一片沉寂。
李治也明白自己的想法有些不切实际,但是这个时候如何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
旁边的武皇后冷眼旁观。
自从李治吃了丹药,身体恢复之后,她的权力便被这位皇帝陛下轻描淡写的攫取大半,如今见到李治陷入困境,她心里也是颇为复杂,既有些幸灾乐祸,又有些担忧大唐的局势。
少顷。
李治扫了一眼沉默不语的众人,语气冷淡。
“诸位卿家,难道毫无头绪?”
众人纷纷苦笑。
这种情况下,还谁能有办法?
更何况,即便是有法子也不能站出来,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法子到底有没有作用。
万一失败了,那最后的黑锅可就要压死人了!
就在殿内气氛颇为紧张的时候......
太子李显忽然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