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杨易迎着公主殿下的目光,微微摊开手,笑眯眯道。
“二圣的决定,微臣当然不敢忤逆。”
“不过迎娶公主殿下,微臣可没有钱给聘礼。”
太平一愣,她气呼呼道。
“你怎么没有聘礼了?”
“给你攒下了那么多田地呢?”
杨易轻咳一声,露出无辜之色。
“近些年大唐灾害不断,百姓生活凄苦,田地里的佃户交的租子,我都捐出去了。”
“何况这些租子纵然是不捐出去,想要迎娶公主殿下那也是不够啊。”
太平哑然。
她腮帮子鼓起,颇有些无奈的瞪着杨易。
她当然知道杨易这厮没什么钱,所以当初给杨易邀功的时候,她便变着法儿的向父皇、母后要土地!
这些可都是家产、钱财!
不过这厮说的也有些道理,纵然不捐出去,那也是不够的。
堂堂公主殿下出嫁,三媒六娉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厮又不是个贪官,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公主殿下沉吟片刻,从袖口里掏了掏,旋即手指捏出一只钥匙。
杨易一怔,旋即便听到公主殿下认真道。
“你这厮听好了,这枚钥匙是本宫小金库的钥匙,府邸的库房跟它是分开的。”
“这里面都是本宫这些年攒下来的私房钱,这些钱你拿着。”
杨易一愣,饶是他自诩道德底线较为灵活,此时脑袋也有些宕机。
公主殿下这是什么操作?
他苦笑道。
“公主殿下你这是......?”
太平叉腰,翻了个白眼,嗔怒道。
“这就当本宫三媒六娉的钱了。”
“你可别告诉别人!”
杨易摩挲了一下手中的钥匙,心里颇为复杂。
要是公主殿下知道他刚刚说的那些话都是逗她的,会不会恼羞成怒的过来咬他?
两日后。
朝廷再度开大朝会。
皇帝李治亲自到场,再次将论钦陵的放留问题抛出来。
这次不知道是不是葛布扎的钱到位了,朝堂中竟有不少人站出来支持放还论钦陵。
来济朝李治拱了拱手。
“还请陛下以大唐百姓为重。”
“我大唐跟吐蕃应该和睦相处,休养生息。”
旁边的太平面无表情。
杨易心里微微摇头。
他不是针对来济,只是觉得这些官员还是太局限于自身的那一套,以为两国关系和睦是靠和谈来的?
殿内此时几乎分成了两派。
支持放回论钦陵的已经占了几乎一半,除了武将之外,大部分官员都选择放回论钦陵对大唐更有裨益。
李治裹着一件薄薄的袍子,眸中满是血丝,脸色有些苍白。
他轻咳一声。
“也罢,诸卿说的有些道理。”
“这论钦陵此战过后,舟车劳顿,又置身于天牢之中,旧疾复发,即便是放回去,估计也很难再上战场,就把他放回去吧,我大唐跟吐蕃也的确是不能再开战了,百姓承担不起这般赋役。”
杨易心里嗤笑。
李治光是炼丹都耗资巨甚,每年在大唐各道建立的道观、寺庙更是天文数字,其中也不知道多少是从百姓头上压榨的,现在却是知道百姓负担重了,怕是这位陛下想的是兵不血刃的拿下阿尼玛卿山到石堡城的疆域。
这对皇帝本身而言,可谓是偌大的功绩,相反将论钦扣押在牢里,除了跟吐蕃关系恶化之外,倒是没有其他的裨益,李治这么选择,也的确是符合皇帝的政治利益,不过却是要让不少将士寒了心。
半个时辰后。
朝会结束。
殿外。
太平颇为忿忿不平的跟杨易道。
“这些人怕是都被那什么吐蕃王叔噶布扎的钱给收买了,一个个脑袋被驴踢了。
“这论钦陵能放回去么?”
“吐蕃除了这论钦陵,还能有几个名将可以跟我大唐对垒?”
“这些人目光短浅。”
杨易微微颔首,赞道。
“公主殿下果然是目光如炬。”
太平雪白的下巴微微抬起,轻哼一声。
“那是当然,本宫可没收葛布扎的钱。”
两人一唱一和讽刺了一番刚刚群臣的反应,浑然不在意身边路过的大臣。
不少人脸色尴尬,远远避开。
上官婉儿走过来行了一礼。
“殿下,杨家令,天后娘娘,陛下请二位过去。”
太平一怔,与杨易对视一眼。
片刻后。
“儿臣见过父皇、母后......”
太平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杨易也是在一边行了一礼。
李治、武皇后坐在椅子上,微笑的看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