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些势力和宫廷之中那些只听从皇帝的禁军。
只是这些听从皇帝命令的禁军都还好说,他们只从皇帝的意思。
而如果李显打着保护皇帝的名头带兵入宫,在废太子的旨意颁发之前,这些禁军也不可能挡得住一国储君。
待到他们控制住了皇帝所在的含元殿,就算是这些禁卫军反应过来,也晚了。
以太子李显这一两年发展的人脉和关系,只要控制住含元殿,他们夺位兵变的几率高达七成。
那些大臣也不可能为了一个即将失势的皇帝,而跟一位极有可能登基的储君作对。
崔融随即拱手道:“是,殿下。”
唐代一道圣旨颁发需经过数道程序。
首先要从中书省起草初稿,撰写圣旨的正是中书省内的中书舍人,一般为五六人。
此环节便被称为“五花判事”。
待到初稿完成之后,会交给中书令或中书侍郎,由他们挑选出其中最好的一份亲自润色。
之后这份初稿,甚至会经由门下省审查,若发现有不妥的地方,圣旨将会被驳回,重新起草或修改,即便是皇帝盖章同意也不能例外。
待到门下省审核之后,才会被送到皇帝那边签署。
等到皇帝签字批准之后,这道圣旨才有被颁发执行的资格,最终圣旨会送到尚书省执行贯彻落实。
每道圣旨都会经由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分别存档。
所以不会存在圣旨颁发之后又被篡改的情况。
而裴炎被皇帝任命为中书令,又执掌政事笔。
前面起草、审核的环节自然会大大加快。
仅仅是半日,这一道废黜太子的圣旨便完成了初稿。
裴炎将这份手稿收好,他要亲自送到含元殿,让皇帝签字。
等到皇帝签完字,这份圣旨也就拥有了律法上的效力。
他怀中还有另外一份圣旨,是李治要求他废后的圣旨,只是这道圣旨颇为隐蔽,是由他自己亲自完成,没有让任何人知晓。
他知道天后娘娘在朝中经营多年,耳目众多。
皇帝既然避开天后娘娘给他旨意,必然是也有一些忌惮。
所以他自然也是要隐晦地将这道圣旨完成。
至于那道废黜太子的圣旨就没有必要避开了。
裴炎拿着两份圣旨走出中书省,此时天色已经暗淡下来。
整片天空没有一颗星辰,月亮也被乌云笼罩着,露出半边余晖。
夜空之中颇为朦胧,带着晚秋独有的肃杀和清冷。
裴炎深深吸了一口气,任由那股冰冷的空气顺着自己的鼻腔入肺,整个人一颤,心里的那一股畏缩和疲惫一扫而空。
他默默回忆了一番自己当初入仕时的豪言壮语,心里一定,旋即迈着大步向含元殿出发。
另一边。
公主府内。
太平公主并不在公主府,而是在含元殿陪伴二圣。
所有人都清楚这位皇帝陛下有可能今日,也有可能明日,随时都会暴毙。
所以公主殿下想要在最后的时候陪伴着自己的父皇和母后。
此时的公主府便由杨易亲自执掌。
府内。
长孙璃和杨易并肩而立。
倒不是她趁公主殿下不在的时候偷偷过来勾搭杨易,而是以她的聪慧和敏锐,也察觉到了最近时事局势可能会有些变化,只有她眼中的这位杨家令才有让她倾诉,讨论的欲望。
长孙璃月看向杨易俊俏的脸庞,黑白分明的眸子眨了眨。
她笑吟吟道:“皇帝这两日极有可能驾崩,郎君说,那位太子殿下真的能继位吗?”
杨易沉默了一会儿,缓缓笑道:“从天后娘娘透露给我们的意思来看,这位太子殿下似乎与吐蕃使者葛布扎被刺一案颇有关联,陛下又忽然因体内丹毒爆发倒下,在这个时候他未必会信得过自己的这个儿子,临时改弦易张也
不是没有可能。”
长孙璃月闻言微微颔首。
太子李显跟吐蕃使者葛布扎被刺一案有牵扯的消息颇为隐蔽,知道的人不多。
他们能知道也是因为武皇后透露给的太平公主。
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再去看太子是否能继位,这件事情就有了微妙的变化。
不过皇帝自始至终没有说要废太子,只是任命了裴炎为中书令作为辅政大臣,又让他们颇为疑惑。
这时......
红袖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她连忙道:“杨家令,宫中来人说是吐蕃使者葛布扎被刺一案有了新的进展,需要请杨家令前往刑部帮忙调查。”
杨易一愣,眉头紧蹙,若有所思道:“让我去?”
红袖有些迟疑地点了点头。
“奴婢也问了,杨家令分明与这件案子没有关系,怎么会让杨家令去辅助调查呢?”
“但是那宫人说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