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万一呢,万一考中呢。
    “头儿还怪迷信的,”吴关和王有家笑道:“要不咱们仨平分这一十文吧?”
    沈煌摆摆手:“这件事你知我知,就当没发生过,不要再提起了。”等孟度从人群中挤进来,想给这被烧了洞的书生赔个衣服钱的时候,这边已经人潮流动,笑语晏晏,仿佛之前的那场你死我活的掐架没有发生过一样。
    孟度:“捕头好快的速度。”
    沈持站在高处一看,沈煌带着人正注视着涌动的人流,默默维护文庙的秩序。
    他心中很是自豪:那可是我爹。
    这一日拜过文昌帝君,游了山,便放学回家,只等几日后的县试。
    沈持报名县试的事情被大房和三房知道了,杨氏羡慕又心酸的口气说道:“阿池会读书,也是念书的料子。”
    再看阿大和阿一,大概就是先生说的“朽木”吧。她只盼他们多读几年书,能认字识数就够了。
    张氏把自己关在门里问沈知秋:“青瓦书院都能去参加县试了,阿秋,夫子没有推荐你去吗?”
    沈知秋放下手里的书本,疲惫地说道:“阿娘,夫子说要学完做文章才行,我四书五经都还没读完呢。”
    “会不会是你们夫子教得不行?”怪不得一
    ()秋在隔壁听着他娘无理取闹,重重地叹了口气,想离家出走。
    沈山和沈煌一块送沈持去县城的科考棚,大小均座北朝南,最南有东西辕门,圈以木栅,有一大院,院北为正门,叫“龙门”,龙门后为一大院,供考生立院等候喊名。再北有三间大厅,中间为过道,考官坐西间,面东点名。再北有很多简易多排座位,供考生写作。
    每场一天,黎明前,由县官点名,童生带考篮,里面装着笔、墨、砚台和考牌,排队等候。
    等科考棚打开大门,院中点亮糊纸灯牌,引导考生们依次渐行,点名入场。
    入场前,有衙役搜查考生全身,防止怀挟抄写等纸张入场。
    搜检沈持的是皂班的衙役,他认识沈煌,按照惯例搜检完,给沈持的食盒里塞了个馒头夹肉:“你们小孩子饿得快,多吃些东西。”
    这应该是今日县衙给他们的人员准备的早餐。
    沈持赶紧推回去:“谢谢叔叔,我带得足够了。”
    那人使劲推回来:“拿着,这是咱们县丞大人的意思。”告诉沈持,这点儿东西不占他们的份额。
    沈持这才接了:“多谢叔叔。”
    但也回赠了他一把花生。
    入场后,他们等在大厅之中,早已等候在场的廪生拿着考生的名册,高声唱某廪生保,廪生确认后应声唱廪生某保,此为“唱保”。
    沈持是徐老夫子保的,轮到他的时候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学生没玉村沈持,由徐廪生作保。”。
    “廪生徐应星。”徐老夫子轻快地看了他一眼,也不知道是相信他能考中,还是告诉他打个酱油不用紧张,就当玩儿吧。
    沈持:……
    唱保完之后,他被小吏发了张座位牌——玄七,“玄”字是按照“天地玄黄”这样顺序来排的,就是排第七个,他在脑海中和阿拉伯数字转换了会儿,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子。
    考位十分简陋,一张木桌,一把椅子,一个矮凳,再无其他。
    沈持坐下来,把笔墨砚一一摆好,然后等着发放试卷及草稿纸。
    等了片刻,监考的县中官吏过来分发试卷,说是试卷,其实是答题卷,因为上面没有考题。
    一共发了数十张的答题卷,上面印着红直道格,还有作答提示——考试文正、草要全,文字必填相符。
    卷面有坐位号,后面是考生写姓名的地方,等交卷后姓名再做弥封。
    还发放了两张空白纸张作为打草稿只用。
    试卷发放完毕,接下来考题登场了,考题和后世不一样,是由监考官念出来的,他一共念三遍。之后,又怕有人没有听清楚,衙役把考题张贴在一个大木牌上,放置在几处醒目的位置。
    供耳朵不太好,眼睛也不太顶用的考生阅览。
    不得不说,还算是有点人性化的。沈持的要求是如此之低。
    县试一共考三天四场。
    第一场为正场,头天第一场考四书文,贴经—
    —就是背诵默写,答题皆有一定格式要求,不能犯庙讳(已故皇帝名)御名(当今皇帝名)及圣讳(先师孔圣名),这在书院已经模拟过多次,沈持作答时胸有成竹。
    别的考生也一样,考完散场时几乎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氛围轻松。
    第一场考完之后给考官留两天阅卷的时间,也就是说大后天再考第一场。
    今天是三月初九,第一场考试就在三月十一。
    而考官在这两天阅完试卷之后,会将进入第一场考试的考生名单张贴出来,主要是淘汰一些文章狗屁不通,连格式都写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