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尘埃落定,陈默当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然而,他低估了舆论发酵的速度。
    第二天清晨,财新网发布一篇题为《百倍杠杆下的“普惠”神话》的深度调查,虽未点名,但所有数据特征直指蚂蚁。文章引用了多位匿名金融专家的观点,并附上了部分可公开验证的ABS发行记录。
    紧接着,微博热搜出现话题#谁在用你的花呗做金融游戏#,阅读量两小时破十亿。无数网友晒出自己被自动开通的借呗额度、莫名增加的信用贷款推荐,质疑“这真的是普惠,还是精准收割?”
    更让老马心惊的是,连一向温和的知乎社区也掀起风暴。一位ID为“前蚂蚁风控工程师”的用户发文《我在蚂蚁工作的三年:我们如何把年轻人变成数据燃料》,详细描述了公司如何利用行为数据训练AI模型,动态调整授信额度,诱导用户跨层级消费。
    “我们管这叫‘需求唤醒’。”文中写道,“不是你在借钱,是我们让你觉得自己需要钱。”
    舆论彻底失控。
    就在当天下午,深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对“涉及高杠杆结构化金融产品的拟上市企业”启动特别审查程序。蚂蚁IPO进程实质冻结。
    北京,中南海会议室。
    那份匿名报告已被重新装订成册,封面印上了四个字:**《陈默建议》**。
    “他提出了三个关键对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汇报道,“一是建立‘数字金融宏观审慎指标体系’,重点监控非银机构的广义杠杆率;二是推动‘穿透式监管’,要求所有ABS底层资产必须实时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三是设立‘科技企业社会成本评估机制’,任何创新项目上线前,需预估其对就业、收入分配、债务结构的影响。”
    老人听完,久久未语。
    最后只问了一句:“这个人,可靠吗?”
    “从履历看,极其稳定。”回答者翻开资料,“北航计算机系毕业,校招进入小米,八年时间从程序员做到集团副总裁,主导MIUI系统、小爱同学、小米支付三大核心产品。无不良记录,无海外身份,父母均为国企退休职工。个人资产透明,名下仅有两套房,一辆电动车。”
    老人微微颔首:“不像作秀。”
    “但他得罪的人太多了。”有人提醒,“不仅仅是蚂蚁,整个互联网金融生态都会因这份报告重塑格局。一旦实施,很多公司的估值模型将归零。”
    “那就归零。”老人淡淡道,“总不能让全国人民为几个富豪的野心买单。”
    会议结束时,一道指令悄然下达:**《建议》内容转交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研究,三个月内形成政策草案。**
    而此时的陈默,正坐在小米科技园地下三层的一间密闭会议室里。
    对面坐着雷军、林斌、卢伟冰三位核心高管。
    “你疯了吗?”卢伟冰几乎是吼出来的,“你知道你做了什么?你等于亲手摁下了引爆整个行业的引信!接下来三个月,所有互联网公司股价都会暴跌,广告收入腰斩,投资人疯狂撤资!我们小米金融也在其中!”
    陈默静静听着,没有辩解。
    雷军摆摆手,示意卢伟冰冷静。他看着陈默,眼神复杂:“你为什么不先跟我们商量?哪怕告诉我一声也好。”
    “如果我说了,你们会同意吗?”陈默反问。
    三人沉默。
    答案是否定的。即便理念相近,但在企业生存面前,大多数决策终将趋于保守。而这件事,容不得半分妥协。
    “我知道后果。”陈默声音平静,“我会辞职。”
    “胡闹!”雷军猛地拍桌,“你以为这是个人英雄主义?你以为你是孤独的清醒者?错了!你是代表了一种力量??一种属于中国科技企业的新可能:**不靠掠夺,也能成长;不靠垄断,也能赢。**”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小米LOGO。
    “十年前,我们说要让每个人享受科技的乐趣。今天,有些人却想让每个人承受科技的代价。你做的没错。而且,你不孤单。”
    话音落下,会议室灯光忽然暗了几分。
    片刻后,林斌低声道:“刚才接到消息,监管层已经开始起草《数字金融健康发展指导意见》,部分内容与你的建议高度吻合。”
    陈默怔住。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场席卷整个行业的变革,已然启动。
    但他也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三天后,深圳某高档会所包厢。
    老马与几位昔日盟友秘密会面。
    桌上摆着一份打印出来的《陈默建议》全文。
    “你们看看,这就是所谓的‘理想主义者’?”他指着文件冷笑,“打着监管的旗号,实则铲除异己。今天是我,明天就是你们!京东白条、拼多多月卡、抖音放心借……哪个没有杠杆?哪个不怕穿透?”
    众人面色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