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汉奸走狗的下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之法。”
    陈杰是陈永华的子孙,郑克臧投降后,陈杰一家被安置在沈阳周围,所以也能算是关外人。
    “两全其美?”陈杰哼了一声,“世上安得双全法,海将军,陈某正是因为都出身关外,更敬重将军忠勇,所以才一直等了三月,还要再等,恐怕就有些强人所难了吧?”
    海兰察叹息了一声,“只是家人尚在北,实在难以抉择。”
    陈杰看了海兰察一眼,他不相信这都三个月了,海兰察派往北边安顿家眷的人还没办妥事,最多也就是还没给海兰察回报而已。
    而海兰察心里,肯定是存了得到家人确切消息后再反正的想法,陈杰没有点破,但当然也不会让他再拖下去了。
    “海将军,这天下的武人,哪个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干着刀口舔血的事情,朝廷已经给足了将军时间,不可能再等了,这是陛下的命令。”
    “请再缓十日,我好给下面的兵将通个气。”海兰察还是想等一等。
    给脸不要是吧,陈杰冷哼一声,拿出了胜利方的姿态,“就在今日,但有允或者不允二字。
    允,就立刻召集成都八旗兵将议事,我与将军一起把他们一网打尽。
    不允,陈某立刻离开成都,大人就让成都旗人为满清陪葬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75章汉奸走狗的下场(第2/2页)
    海兰察深吸了一口气,听出陈杰话里的话,“成都旗人还能有活路吗?”
    “这不是你该问的事,是死是活,自有陛下定夺。”陈杰狠狠瞪着海兰察,厉声大喝:
    “海兰察,不要顾左右而言他,降还是不降!”
    海兰察沉默片刻,缓缓点了点头,“末将立刻召集城内旗人将官来总督署衙议事。”
    历史上,驻成都八旗是在大小金川之战时设立,由于肩负着镇守成都,控制川西北和滇北的重任,兵力还是很充裕的。
    成都驻防八旗有官兵三千七百多人,还管着各镇绿营,辖兵一万五千,所以海兰察召开军议的时候来的将官还是挺多的,足足六十七人。
    甫一进入总督署衙的节堂,有些旗人将官都感觉有些不对劲了。
    因为这次安排的座位,不是按照官职来安排,而是海兰察带来的索伦、巴尔虎、西僰等族军官坐在东边,配了一些四川总督督标中军的军官。
    其余的旗人将官则完全坐在西头,呈现出了一种完美的分庭抗礼格局,好像是有意要隔开一样。
    不过他们也没过多在意,莫子布崛起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很多旗人脑海里的优越感还在,甚至还有蠢货认为八旗天兵天下无敌。
    在这种感觉的加成下,他们并未意识到,满清在东北的政策,对于索伦、巴尔虎、西僰等各个民族来说,完全就是灾难性的。
    他们以为这些关外人仅靠投胎就能获得旗人身份,入关就可以得到关内几万万汉人供养,一定会对他们感恩戴德。
    但实际上,这些关外人过得比汉人还惨。
    男人们为满清征战,干最苦的活,去危险的战场,死伤往往是关内旗人的数倍,他们好多人一去就再也没能回到家乡。
    而他们留在关外的父母妻儿失去了家中的顶梁柱,慢慢在大小外三个兴安岭的酷寒中,痛苦的死去,而这些,都是关内旗人根本没见识过的。
    所以,历史上满清政权风雨飘摇时,关外的旗人和汉人联合起来断他们后路。
    溥仪建伪满洲国,大量关外旗人和汉人一起上山打游击。
    吵吵闹闹了片刻,披着一件奇怪袍子的海兰察出现了,他环视了一下周围,沉声说道:
    “自江宁有变,我等孤守西南已经两年,自去年起,我等就几乎没得到一兵一卒,一文钱一斗粮的支援,守到如今,也算仁至义尽了。
    幸得今大虞光中皇帝陛下宽宏大量,既往不咎,本将军决定,自今日起弃暗投明!”
    说罢,海兰察忽然扯掉了身上的奇怪长袍,露出了一身明制一品武官的官服,随后他又摘掉了头上的顶戴,赫然露出了一个大光头。
    在场旗人的军官都被这个变故惊呆了,好多人根本都没反应过来。
    而就在他们震惊的时候,坐在东边的索伦、巴尔虎、西僰和一些督标中军军官,全部集体摘下了头顶的帽子,露出了一排排大光头。
    “海兰察你敢造反?”
    “反了,海兰察反了!”
    旗人军官们这下反应过来了,纷纷喊叫着。
    海兰察无视他们的叫骂,双手一拍,东边的关外和汉人军官立刻从座位下面摸出来一把把刀剑。
    一阵脚步声响起,数十人洪门杀手,手持长刀和手铳冲了进来。
    一阵阵的厮杀和哭喊声也同时陡然响起,看来是这些军官留在外面的卫兵正在被杀。
    海兰察拿着短刀,指着已经有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