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峦都不敢随意杀害的地步了。
这也是张文献说,阮氏民心并未完全失去的原因
众人都没什么见识,听到张文献这么说,纷纷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张文献又进一步趁热打铁说道:“既然要拥立王孙旸,不如做的更真一点,寨主兄弟可随母改姓阮,诈称王孙旸的族亲。”
呃,阮褔旸是独子,他父亲阮褔皓早死,哪来的什么族亲,不过糊弄老百姓够了。
于是刚刚竖起大旗的胡丕岳三兄弟,宣布从父姓胡,改为母姓阮,并将中间的垫字,换成听起来很有文化的文。
胡丕岳就变成了阮文岳,胡丕侣就变成了阮文侣,胡丕惠则是阮文惠。
历史上三兄弟反目,三弟阮文惠称帝后宣布放弃垫字,只称阮惠,其便是安南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西山光中皇帝阮惠。
此人在安南历史上极为有名,甚至在亚洲都有些名声。
与安南历史上与击败蒙古大军的陈朝兴道王陈国峻并列,是安南唯二可以拿得出手的历史人物与军事统帅。
。。。。
河仙,武定城,莫氏家庙。
鄚天赐神色复杂的为父亲鄚玖上香之后,才缓缓走出殿门。
而在他身边,嘉定陈家的族长陈大胜拖着病躯赶了过来。
鄚天赐唯一在世的长辈,比他还小十岁的亲舅舅裴恒人也从边和赶到。
莫子布的母亲陈氏,更是满脸担心的不顾阻拦,来到了宗庙内。
此外,地上还跪着两个人,身穿青衫做文士打扮的李献文,一身黑色劲装的则是陈光耀。
如果说,现在还有谁能代表莫子布,是那种不用信物就可以代表莫子布的人,一定是这两位。
快七十一岁的鄚天赐满头青丝未见一点白发,身体非常强壮,甚至偶尔还能与他的第五房小妾阮氏,过过夫妻生活。
看到舅父和小舅子都赶了过来,鄚天赐自嘲的一笑。
“自我接手河仙,迄今四十年矣,不说是比肩父亲,但也小有成就。
年初从故国传来几句诗,乃是新任羊城赵府台所做,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初听只觉有昂然向上之意,此时却方知其中真妙。”
鄚天赐口中的羊城赵府台,便是刚刚就任广州知府的清代大诗人赵翼。
此时这位乾隆时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还未告老还乡整理诗词文章,但其中绝句早已写下,并流传了出来。
鄚天赐最爱诗词,还曾写信去向赵翼求诗句题跋,因此知道。
陈大胜比鄚天赐也要小上十几岁,从小就有点畏惧这个姐夫,因此张了张嘴,却终未说话。
只有同样小十岁,却能摆出长辈威风裴恒人噗呲一笑,“你小子,最是好强。
那年你来我家做客,我这舅舅才八岁,你女儿都有了,还非要和我抢一柄宝刀,把我气的哇哇的大哭,我老豆偏袒你,又把我狠揍一顿。”
“哈哈哈哈,不知道今日,算不算得报应!”
鄚天赐被亲舅舅当面嘲讽,一脸黑线却反驳不得,转头四处望了望,又不见表弟裴建南的身影,心里顿时明了。
小舅舅裴恒人会到河仙来,一定是裴建南跑去搬的救兵。
他心里对已经去世几十年的外祖父,也颇为无语。您老这身体是真的好,让我这外孙七十岁了,还有个能当面嘲讽我的亲舅舅。
裴建南在门外,也听的额头冒冷汗,他是想让小叔叔过来劝劝鄚天赐,结果这家伙,竟然直接嘲讽。
这下好了,他这好面子的表兄,肯定是更下不来台了。
果然,鄚天赐被舅舅嘲讽不能发作,左右一看,立刻就把怒火发到了家庙中跪着的李献文和陈光耀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0章南风起北风也起(为盟主天偌水加更五千字)(第2/2页)
“那逆子自己不来,偏派你们两人到此,怎么的,是他没脸来,还是不敢来见我这父亲?”
一想到自己竟然有被儿子逼宫的一天,鄚天赐心里更加愤怒了。
李献文张嘴刚要说话,鄚天赐猛地一指,大声喊道:“我不听你说,你小子素来擅辩,我要听陈光耀说。”
陈光耀抬起头看着鄚天赐,想起了小时候跟随母亲到河仙来受的奚落,虽然那不是鄚天赐干的,但年纪幼小的陈光耀对鄚天赐的感情,仍然很复杂。
如今,再次被骂,心里的倔强之气,突然被激发。
他已不再是那个畏畏缩缩的穷小子了!
陈光耀深吸一口气,声音突然拉高,“姑父,大王这些年有何成就,干了多少大事,您是清楚的,也是支持的,您是早知道会有这一天的对吗?
大王为何不来见您,您心里其实也很清楚,父慈子孝方是人伦大道,若非要大王来此,是要在老公爷面前,来个王见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