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02章青塘雪原的噩耗(二合一)(第1/2页)
北京顺天府,雍和宫。
这里本是雍正没当皇帝前的雍亲王府,雍正登基后改为行宫,称雍和宫。
然后在乾隆九年(1744),又被乾隆皇帝改为喇嘛庙,成了满清管理藏传佛教的事务中心。
此时藏传佛教共有四大活佛,达莱和般禅额尔德尼
章嘉则是漠南大活佛,哲布尊丹巴是漠北大活佛。
而此时尚在北京城的,就只有漠南活佛第三世章嘉呼图克图-若必多吉。
其余三位中,八世达莱-强白嘉措,四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罗布藏图巴坦旺舒克和六世般禅尔德尼-班旦益西都在青塘。
且四世哲布尊丹巴只有六岁,还是八世达莱强白嘉措的亲侄子。
莫子布手里拿着李献文自重庆发来的密报,顿时有些哭笑不得,这老丈人怎么想一出是一出呢?
这想法吧,其实还不错,西北这地到了现在,哪怕全部生活的都是汉人,也逃不过宗教的侵袭。
原因很简单,莫子布没有那个能力把西北,特别是大甘肃(甘肃加宁夏)的经济给搞起来。
自唐末以后,西北商路渐渐断绝,原本富庶的河西就开始断崖式往下掉入贫困的深渊。
而到了现在,已经是大海权时代了,就是中华这样的传统大陆权国家,经济等绝大部分资源也会不可避免的往海洋倾斜,那莫子布就更没那么多钱,来振兴西北的经济了。
莫子布现在唯一能为西北做的,就是在开封的试验田成功之后,赶紧总结好经验,拿下陕甘了就鼓励当地百姓种土豆和辣椒。
至少做到土豆、辣椒管够,凉山汉堡先整起来。
但这只是能让绝大多数陕甘百姓勉强吃个大半饱,对经济并没有多少的促进效果,这经济起不来,要消除宗教,那就是千难万难了。
但是,莫子布还有点犹豫,倒不是害怕白莲教坐大,他是怕白莲教跟黄教发生大冲突。
因为对于黄教来说,天方教再猛,大不了盘踞陕甘,他们没有强力军事力量支持,是上不了高原,进不了草原的。
但白莲教可不一样,郑信一出面,背后的支持力量是谁可就很明显了。
加上虽然白莲教的教义混七八杂,但郑信这种弥勒降世的搞法,其实跟黄教相去并不远,只要愿意改,是可以互相融合的。
那么这样一来,四大活佛就有理由相信,新生的大虞朝和莫子布,是想扶持一个完全在汉地转生的活佛,进入黄教内部搞事。
“陛下,成都密报,六世般禅额尔德尼-班旦益西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圆寂。”
听到翰林舍人郑怀德的报告,莫子布悚然一惊,“成都的消息是哪来的,是不是驻藏大臣发来的?”
郑怀德点了点头,“此时的驻藏大臣是蒙古正白旗的保泰,其余还有在惹萨和日喀则的旗人宗室恒瑞和富察家的博清额。
后两人是光中四年去的青塘,本来是为去请六世般禅来京为中风的乾隆祈福和祝贺七十大寿的,结果咱们提前打进了北京,这两就留在了青塘。
信是富察家的博清额发回来的,恒瑞听说咱们要尽杀黄带子和红带子,已经跑到青海厄鲁特的地盘上去了。
驻藏大臣保泰则多日未现身,似乎与惹萨高层正在勾连。
博清额从日喀则发挥了急报,他手中只有一个原四川绿营松潘镇的营三百余人,一旦噶厦当局要驱逐他,他无法抵挡。”
莫子布听完,有些紧张的清了清嗓子,他现在才想起来,此时还没有发生福康安雪域高原反击廓尔喀,也就是还没有确立金瓶挚签制度。
除了这个宗教层面的,金瓶制度还在具体政务层面,规定了达莱等不得直接上书皇帝,必须由驻青塘大臣转交。
负责青塘具体政务的噶厦政府中,噶伦(文官之首)、代本(驻各地军事长官)及以下官员的任命,都必须驻青塘大臣同意。
各大寺庙堪布(主持)调换,也要征得驻青塘大臣同意。
且驻青塘大臣在青塘宗教上的地位,与达莱和般禅额尔德尼等同。
其余青塘上下的边防、通商、驻军、财政、廓尔喀等地信徒来惹萨朝拜等事,都由驻青塘大臣统筹办理,随时有权核查。
可以说,满清所代表的中央政权对青塘的控制,是以福康安反击廓尔喀后才最终确立的。
此前的驻藏大臣更像个驻藏天使,根本管不了多少事。
然后在1846年,面对英国人的咄咄逼人,琦善上奏让驻藏大臣放弃了对青塘财权和藏军的训练控制权,驻藏大臣就又成了一个加强版的驻藏天使了。
莫子布立刻意识到,他必须要完成历史上由乾隆和福康安完成的这个历史使命。
想到这些,莫皇帝把手一挥,“青塘之危,不在高原之上,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