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天朝帝国再出发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虽然他不擅长兵事,但以此时大虞之兴,在江南已经不需要太多的武力了,反而要是的声望。
    赵翼渡江,就是最好的安排。
    是以莫子布到了扬州之后,扬州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动乱不说,淮安府上下的士绅代表也早在扬州等着拜见了。
    莫子布简单接见这些人之后,带着他们来到了城外的梅花岭上,这里乃是史可法衣冠冢所在,并且还建有一个忠烈祠。
    “汉家英雄,岂用胡虏纪念,假惺惺令人作呕!”
    到达忠烈祠门口后,莫子布亲自提着一杆大枪,助跑两步之后,一枪就把史可法忠烈祠上的‘褒慰忠魂’匾额给挑了下来。
    然后,他接过贴身侍卫林阿欲递过来的短柄斧,亲手把这匾额劈成一块一块的,让人拿到旁边去烧了。
    因为这玩意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乾隆亲自手书的。
    砍碎了匾额,莫子布又让林阿欲手持大锤,将乾隆为史可法制作的挽诗石碑砸碎,把乾隆亲自写的挽诗从忠烈祠中拿出来烧掉。
    “把这里改成扬州忠臣义民纪念祠吧,我想史忠靖公不会介意的。
    这些忠臣义民受他感召殉国,若能在此处相聚,看着我汉家江山复兴,也是美事一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09章天朝帝国再出发(第2/2页)
    说着,莫子布让人拿来一张宣纸,亲自写上了气壮山河四字,以用作新的匾额。
    我莫大皇帝穿越十三年了,毛笔字虽然还是一般般,但至少不会丑的不能见人了。
    随后,莫子布又亲自把毛笔递给父亲莫天赐,笑着对他说道:
    “乾隆号称爱诗,实则不如小学童,父亲乃是天南文豪,不如请即兴挽楹联一首,让天下人看看,汉家自有文宗。”
    莫天赐接过笔,既高兴又不高兴。
    高兴的是这种给千古忠臣,民族英雄挽楹联的资格可不是谁都能有的,特别还是要力压乾隆,注定会青史留名。
    不高兴的是,这是早就安排好的。为此莫天赐极为兴奋的写了好多首挽联,但最后都被莫子布否了
    现在他要写的,实际上是莫子布写好了让他背的。
    作为一个写出过‘一领蓑衣霜气迫,几声竹棹水光凝。飘零自笑江洋外,欲附鱼龙郤未能。’诗句,算是有一点文采的人,莫天赐很不爽。
    他很有一种感觉,这他妈到底谁是爹谁是儿子?
    千古以来,就没听过皇帝总是安排、支使太上皇帝去干事当工具人的。
    还懂不懂孝顺,真是倒反天罡了!
    可是呢,作为一个跟乾隆一样,自诩乃是文宗,喜好诗词书画的人,他又实在抵挡不了这种诱惑。
    于是假装酝酿一下之后,莫天赐提笔写出了上联
    ‘尚张睢阳为友,奉左忠毅为师,大节炳千秋,列传足光明史牒’
    下联则是:
    ‘梦文信国而生,慕武乡侯而死,复仇经九世,神州终见汉衣冠’
    这首挽联,莫子布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清末民初书法家吴煜为史可法写就的挽联。
    而莫子布之所以记得清楚,因为这挽联实在是写的漂亮。
    莫子布穿越前曾两次到扬州去游玩过,每次必到史可法纪念馆去祭拜,专门背过这首挽联。
    “好,太上皇爷好文采!”
    这挽联写的确实好,作为莫天赐的文友,大文豪赵翼抢先出来夸赞,后面自然是马屁声如潮水般涌来。
    莫天赐被吹捧的飘飘然,很快忘了那一点点不爽,高兴得不得了。
    等到这些家伙马屁拍完,莫子布才对赵翼说道:“昔日扬州之难,自史文靖以下,殉国者数十万,巡抚可命人在此忠臣义民祠中立碑做纪念,凡能找到姓名者,都要刻录上去。”
    莫子布依稀记得,当时扬州城破,文官武将、儒生、武生、义勇、医士、画师、舟子、渔夫等死战殉国者多不胜数,他们好多都有名有姓。
    赵翼当然知道皇帝的习惯,这位起自南洋的海外天子,总是喜欢去追溯那些史书上小人物不屈鞑虏的事迹,每一处大忠臣的纪念祠中,总要为许多小人物也捎带着写上几句。
    吩咐完,莫子布抬头看了一眼忠烈祠中的史可法像,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史可法和他的老师左光斗并不是没有才能,但是这两人却被明末过于讲究正气、正义气氛所挟裹。
    实际上明末好多文人,以东林党顾宪成为代表的那些家伙,自诩正义、正人,实际上却不过是打着这面旗帜,搞党同伐异,为自己小团体牟利。
    拿正义当成了党争的工具,打击政敌的旗帜,自然也就没有了正义,他们最后搞的众正盈朝,结果治理能力还不如魏忠贤一个贪鄙的阉人,真是可笑!
    可惜了,历史上如果不是被这种风气所挟裹,左光斗、史可法等,或许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