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很好说话的光中皇帝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官员到任后,情况不知,风俗不同,语言不通,根本无法开展工作。
    且两三年甚至一两年就要一换,当官的连自己的前途都未知,那他就会把当官当成一场敛财的机会。
    治理?我治理个勾八,拿到属于我的那一份钱,拍拍屁股走人就是。
    因此有清一代,地方官的治理能力,堪称空前绝后的差,大多数地方官,能修个桥就要算极大的政绩了。
    而同时,这又导致了官员家庭在本地如果没有强大宗族保护的话,甚至会沦为地方上的大肥羊。
    反正你家出个当官的,不到被革职或者退休,基本不会回来,我怕你个毛。
    是以实行一体当差后,对于本地的胥吏来说,朝老百姓要数额巨大的免役银,哪有朝官员家庭要来的方便。
    前者没什么油水,逼得卖儿卖女又影响太大,后者看起来光鲜,但只要不是本地顶尖豪强,根本没多少抵抗能力,完全属于大肥羊。
    这就是这政策完全推行不下去的原因,官员们哪怕被刀架在脖子上,也绝不肯答应,谁一旦要弄这些,必然是全天下反对。
    钱大昕也是这么为莫子布分析的,说的那是情真意切,他确实是怕莫子布因为起自南洋,不知道这一体当差的凶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12章很好说话的光中皇帝(第2/2页)
    莫子布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如此,这完全就是鞑子欺压我汉人的又一罪证!”
    罪证?钱大昕眨了眨有些干涩的眼睛,这是什么罪证?它压根就没正式施行过,到乾隆继位就直接取消了啊!
    “想来诸位寒窗苦读几十年,始得一官员,却不知此一就任,父母不得相见,妻儿不得团圆,除非辞官或者身死再也不能返回家乡,怎么能如此呢!”
    原来你是说这个啊,那我们可就不困了啊!
    刚刚还有些莫名其妙的钱大昕,脸上露出了点点光芒,只要是做官的,就没有不想解除眼前这个严苛异地为官制度的。
    “陛下的意思是?”事关重大,钱大昕也不矜持了,颇有些期待的问道。
    “朕,有意废除此项制度!”莫子布非常坚定的说到。
    钱大昕人都傻了,连梁国治这样的老狐狸也无法保持淡定。
    但他们没上来说什么话,因为这对官员来说,利好太大了,这让他们一时间不能确定,莫子布是不是来钓鱼的。
    这还真不是钓鱼,因为对于莫子布来说,他要推行近代工业,总不可能一个人来干这个事,需要一大批基层官员来配合他。
    这破逼制度不废除,你让一群云贵川的读书人到江南来当官,江南的去陕甘,陕甘的去广东,广东的去山东。
    那还推动个屁的工业化啊,他们连语言都不通,就算有心跟着朝廷政策走,但出了县衙就两眼一抹黑,什么事都办不成。
    至于说官员距离家乡太近,容易导致地方势力勾结,以至于形成割据的世家豪门这个危害,你以为异地为官就不勾结了吗?
    一点也不,反而是方便了地方胥吏和当地豪族勾结,危害更大。
    这个政策,其实最能防止的,还是官员在本地形成势力,继而围绕这个官员,形成控制当地的大型具有独立倾向的势力。
    比如魏晋时期的世家豪门,不但垄断土地,还垄断官位。
    但到莫子布这就不一样了,马上就是新时代了,民族主义的大旗打起来了,经济活动联系会更加紧密了。
    民族主义决定了在主体民族占绝对优势的国家,本民族内部闹独立的可能,大大降低。
    经济活动超出一乡一县乃至一府的紧密联系,又使得单纯靠土地,把这片封闭起来在当地成为坐地虎的可能和威胁性,也大大降低。
    “朕简单走访了一下,摊丁入亩之后,百姓负担有所减轻,但也就是有所而已,各县衙、府衙征收的各种杂税,依然还是摊牌到了百姓头上。
    衙门中,胥吏和当地大户互相勾结,朝廷的官员根本无能为力,使得仁政,依然在各地害人。
    朕思来想去,只有废除旧制,只限制本地官员在本县任职,其余全部放开。”
    在此时来说,基层衙门要维持,各位老爷要分润分润,肯定是要加收大量杂税的,正税跟它们比起来,完全不值一提。
    而这部分高于正税三四倍,甚至五六倍的规费,就基本被本地胥吏勾结大户给吞了,县官都只能拿点零头,朝廷零头都拿不到。
    钱大昕与梁国治对望了一眼,明白皇帝的意思了。
    一体当差要搞,但是平摊到每个人身上的金额会大幅下降,至少对于官户来说,不痛不痒,没什么好反抗的。
    同时,衙门胥吏和当地土豪勾结,以朝廷名义压榨本地百姓的这部分收入,会变成正当收入并入地丁银中。
    到时候朝廷拿大头,给官员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