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哨。
若是他们不跑,监视就好,如果要跑,全家上下,连带婢女小厮,洗衣做饭的老妈子都给我带回来,一个不留。”
霍然领命下去了,莫子布又把郑锦水叫了过来问道:“吴时仕,吴时任,潘辉益父子三人来了没有?”
郑锦水赶紧回答道:“接到大王教令后,三人均已启行,最多三日就能到达东京。”
莫子布点了点头,他当然不会信郑森的一面之词,所以要问问吴家父子三人,他们都是儒学大家,一定知道的更加具体。
“让他们三人到东京后,立刻进宫觐见。”
。。。。
马车上,吴时任和潘辉益满头大汗的正帮着吴时仕在删减内容。
因为吴时仕在莫子布进北河前,担任的是为二百多年前史官吴士连,也是他的堂祖宗续写《大越史记全书》的任务。
这刚把莫朝的历史写完,我莫大王就打到东京城了,吓得吴时仕赶紧把以前骂莫朝的文字进行删减,然后填补上一些符合莫子布理论的好话。
至于为什么这么着急来删减,那是因为吴时仕担任史官,续写大越史记全书的事,北河上下都知道。
而且吴时仕为了给自己造声望,连写到哪里都说出去了。
好家伙,不赶紧删减并增加一些的话,万一这次莫大王召他们父子三人到东京,就是为了看看这史书呢。
真要原文呈上去,父子三人的脑袋保不保得住,都是未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38章刀光剑影搞株连(第2/2页)
一路改的手都要抽筋了,终于在进东京城之前删改完毕,父子三人同时长长的松了口气,感觉灵魂终于回到了自己身上。
这父子三人怎么说呢,性格上并不属于那种非常清高,孤芳自赏又自诩忠义,为国为民的那种所谓清流。
历史上阮文惠进北河了,大部分高门都不愿意跟阮文惠合作,对西山朝授予的官职也拒不接受。
当时父亲吴时仕已死,但吴仕任和潘辉益二人都投靠了西山朝,当起西山朝的大官。
可以说,这三人的人生哲学,就是谁重用我,我跟谁混,也不求当多大的官,只要能把吴家世代相传的职业-史官给当下去,并维持清威吴家的高门和士林领袖地位就行。
更何况,在安南,儒学学的越好的,其实越倾向回归。
因为只要你学下去,最后总会发现,安南的一切,其实都源自中原,就是中原的一部分。
进入王宫,走到了殿门口,吴时任还忍不住问老爹吴时仕。
“父亲,咱们删减了对莫朝不利的话,拥护了仁德大王的主张,此事传出去,恐怕会惹得士林嘲笑啊!”
“是啊,桂堂先生(黎贵惇)也在编写大越通史,我们与他所写相反,恐怕会被归为异类,有伤吴氏在士林中的地位。”
吴时仕看着儿子吴时任和女婿潘辉益,又看了看近在咫尺的王宫万寿殿,压低声音说道:
“你们放心吧,黎贵惇死定了,因为他的大越通史正写完逆臣传,且把莫登庸定为天下第一逆臣,还放出话来,他黎贵惇将一字不改。
哼!今王上出身莫氏,岂能容他。”
吴时任和潘辉益闻言大喜,只要黎贵惇没了,那自然就没人出来指责他们了。
吴时仕看着这两个还有些天真的儿子和女婿,心头只觉得一紧,两人到现在都毫无政治警惕,若是不为他们安排好,日后自己百年以后,这两得把日子过成什么样。
嗯,也没怎么样,二十几年后,两人都被阮褔映阮小强拉到河内文庙脱光了衣服鞭笞后背。
吴时任被反目成仇的好友邓陈常活活打死,潘辉益羞恨难当,跑到乡下躲了起来,再也没有出仕甚至离开家乡过。
是以,怀着对儿子和女婿未来的忧虑,吴时仕没等莫子布问,就主动把他修改好的大越史记全书递给了莫子布,还特别贴心的直接翻到了莫朝的页面。
啊?你问要是吴时仕赌错了,莫子布在北河稳不住该怎么办?
放心吧,这些人精明着呢,目前整个安南就没有能跟莫子布掰手腕的,就算万一满清干涉导致进北河失败,那还可以进第二次嘛,满清总不能一直在北河驻扎军队。
就算一直在北河驻扎,那满清能稳住北河就不错了,他还能拿下仁德大王的广南、安戴和嘉西(西婆罗洲)吗?
这也是北河有心人看好莫子布的最大原因,我莫大王到此刻为止,基本立于不败之地了,只不过分为小赢,赢还是大赢特赢而已。
莫子布翻开一看,只见吴时仕的著述思路,基本与他吻合,即把大明当成大唐之后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认为莫登庸举国内附,是有大义的。
“午峰先生有心了,数百年来,世人曲解我伯祖大王多矣,有些人眼中只有天南这小家,没看到天下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