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想起了一直流传的忠义驸马戏码,把莫子布当成了青天大老爷和最后的希望。
人群中一些读书人和小官吏也扑了过来,跪在莫子布面前诉说北河兵的残暴,要莫子布给他们做主。
而我莫大将军,这下算是真的被套牢了。
如果没有这个名声,他还可以不管,但是有了这个名声,沉没成本就太高了。
“郑庆、黎光宪登记人口、划定营区,安抚人心,准备放饭救济。”
“武仁,你带着边和团负责维持秩序,严禁抢劫、殴斗和欺负妇孺。”
“刘知三,开军粮五百石,布匹、咸鱼、果干都准备点,先把人救下来再说。”
“武世秀,派人去通知陈光耀和武文勇,让他们扩大警戒范围。”
人啊,还是逃不过自己的良心。
若是没看见,莫子布自然就可以当做没发生,但是亲眼看见了,一般人就很难再下得了狠心,更何况这些人又把你当成了依靠。
随着莫子布的一道道命令,欢呼声震天响起,不知道多少颗脑袋起起伏伏的在向莫子布磕头。
驸马爷仁德的呼喊声,也响彻沱灢城外。
莫子布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俨然爱民如子的大老爷般四处视察各项救济工作展开,与百姓亲切交谈几句。
还从这些难民中选了百十个能读能写的,充做暂时官吏,一时间,更是赢得了铺天盖地的赞誉。
只不过等回到沱灢城头后,莫子布的脸色就垮了下来。
经过这两年的战争,从归仁到顺化,到处已经被糟蹋的不像样子了。
除非莫子布愿意像郑军这样直接开抢,不然根本弄不到多少粮食,他现在的军粮,都还在等着暹罗和嘉定的大米呢。
而城外的这些难民,一顿起码就要消耗三四百石的粮食,一天就是一千多石,且人数还在增加。
每多一天,就是一天负担。
不过户曹参军吴从周不这么看,他笑着对莫子布说道:“大将军仁德之名,不久就要传到顺化乃至北河了,到时候,人心尽归大将军矣。”
莫子布在亲近眼前,也不做姿态了,苦笑一声说道:“人心固然是好,也是我之所欲,但对目前却没什么用处。
现在军粮紧张,不知道要养着这些百姓到几时。”
吴从周细长眼睛一眯,“怎么会没有用处呢?大将军请看城外,北河兵将丁壮抓走,空余数万妇人,岂非天赐之!”
嗯?莫子布看向吴从周,心里已经有了个模糊的想法,“参军说说看,这些人该如何用?”
“听闻大将军的安戴之地,物产丰饶、地广人稀,如今已有客家、闽南百姓二十余万,但其中妇人不过一二万,余者皆是丁壮。
而此处妇人恐怕有二三万,岂不是天作之合,哪怕就是孩童,那也是大有用处。
六七岁就能帮着干活,八九岁就是个小大人,十二三岁就与成人无异。
成年后男孩可耕可战,女孩又可嫁人,这都是大王的丁口劳力啊!
且安南女子多多少少也受了些圣人教诲,懂得一些纲常伦理,岂不比占婆、高棉、暹罗女子好上百倍!”
莫子布倒不是没想过这个,而是觉得这样做有些乘人之危,他思索了片刻,还是摇头说道:
“安戴离此数千里,一旦分离,就再无相见之日,她们已经如此凄惨,我于心何忍。”
吴从周奇怪的看了莫子布一眼,马上又垂下了目光,他有点看不清这位大将军了。
看他对待占婆人和西山军余孽,心可够狠了,杀头,捕拿为奴,几万占婆女子被他跟猪羊一样,说装船送走就送走。
搞得归仁、富安、平顺、平康四府人口十不存一,怎么这会又仁慈起来了?
不过腹诽归腹诽,表面上吴从周还是把手一拱赞叹道:“大将军真仁义玄德也。
不过这些妇孺要是大将军不让她们去安戴,那就是死路一条了。
眼看战事又起,她们失去了父兄丈夫,在这乱世,自己是断断活不了的,大将军现在让他们去安戴有个家,才是天大的恩赐。”
莫子布一想也是这个道理,就算他养的起,但又能把这些妇孺养到什么时候。
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那个女人独自也能生活的时代,没了男人的庇护,没有任何女人可以活得下去,耕地耕不动,自卫的能力也基本等于零。
确实自己要是不安排他们的话,这些妇孺的命运,将会极难。
吴从周看莫子布还在考虑,于是继续劝说道:“以后若是他们的父兄丈夫被救了回来侥幸没死,那就从北河抓些女子给他们。
有父兄在的,就给些钱财买,想来他们也愿意。
万一跟丈夫在一起的,那就让丈夫进军中效命,死了就安排他们妻女去好人家,不死以后反正地也空出来了,给他们多分点地就是。”
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