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莫子布的隆中对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对。
    “只要驸马爷能消气,你说怎么样,我们这些人就怎么样!”何家族长大声说道。
    “那你们三家,现在去把鞑子的两广总督永贵给杀了!”李献文把手一摆。
    何家族长一咬牙,随后对着李献文一拱手,“驸马爷说了,那我三元里几万乡亲绝对照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64章莫子布的隆中对(第2/2页)
    只是我们是乡间农夫,比不得昆仑山的好汉,不一定能杀了永贵,但豁出命去杀鞑子的胆子,绝对有!”
    说罢,何家族长收起荆条,就要出门去安排。
    “慢着,倒是不急在今日!”等到他们都要走出门去之时,李献文叫住了这些人。
    有些人,不具有雪中送炭的眼光,且彼时你让他把全族几千口都搭上来冒险,也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但这些人,用来锦上添花也还是可以的。
    李献文也需要何家这种大族的配合,以便在兴唐军没有进到两广的时候,能通过他们掌握大部分广州基层的权力。
    何家等大喜,立刻开始回来对李献文表忠心。
    客家大儒阴承方在屏风后面看见,对林乔荫说道:“有驸马爷在,两广无忧也,我等迅速往南,去见大王吧!”
    。。。。
    三天后,莫子布在东京城见到了林乔荫和阴承方。
    我莫大王极为高兴,林乔荫算是他撬动的第一个大陆文人,是他全取福建的最大希望与未来功臣。
    不过林乔荫没有居功,而是让阴承方走在最前面,对莫子布说道:“我林乔荫不过是个耿介书生,唯有克斋先生,才是帝王师!”
    听到林乔荫这么说,莫子布笑着看向了身材矮小的阴承方,“久闻克斋先生大名,不知道有何教我?”
    阴承方知道显露本事,为今后奠定地位的时候到了,他把手一拱,“阴承方,特来劝大王缓取两广福建。”
    莫子布淡淡一笑,让两人在御书房中坐下,“天下人都劝我立刻北伐取两广福建为根基,趁满清大败一举奠定兴唐复汉之基业,为何克斋先生劝我缓取?”
    阴承方捻了捻下巴上的山羊胡,“大王以为,兴唐要取两广福建的最大的对手,是何样人?”
    莫子布有些奇怪问道:“克斋先生觉得,不是东虏和他们的走狗?”
    阴承方坚定的摇了摇头,“当然不是,东虏此番主力大军覆没,广州旗人即将家家戴孝,他们根本不能阻挡大王哪怕一根毫毛。阻挡大王的,恰恰是广州人!”
    莫子布似乎有点明白了什么,他把手一拱,很认真的对阴承方说道:“还请先生教我。”
    阴承方也不打哑谜,沉声说道:“自十三行设立以来,天下间对番商行皆在广州,这可是每年两千多万两银子的天量买卖。
    数十年来,光是依靠对番贸易生活的粤人,就有百万之多,他们的身家性命,衣食住行皆要靠十三行的对番贸易才能活,失去了这个,他们就只有饿死。
    而广东,地狭民多,实际上并不能生产绝大部分的外贸商品。
    其瓷器要从江西来,布帛绸缎要走江南来,锦绣绢布自四川来,茶叶以江南、福建为最好。
    其余生丝、大黄、猪鬃、漆器等等,广东能产者,只有十之二三。
    也就是说,广东是靠着全天下的货物在此出口,方才富甲天下,能养活广州城周围这数百万人的。
    敢问大王,你现在进广州,做好安排这几百万人生计的准备了吗?
    如果没有,等大王进了广州,满清趁机在宁波、松江再开十三行,这些被断了生计的人,他们会恨谁?
    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可是有钱有刀,在各地都有声望之人。
    就算是黄埔码头上抗包的力夫,那也是身强力壮,懂得纪律,发把刀枪就能上阵斩人的存在。
    得罪了他们,大王就算进了广州,以您这几万人,能睡得着觉吗?”
    卧槽!
    莫子布抹了一把冷汗,真要得罪了这几百万人,玛德不用满清动手,他们就能把自己给平了。
    这种断人活路的情况下,什么兴唐继汉、反清复明都不好使。光是黄埔码头的工人就有十数万,但凡被组织起来,就是莫子布的噩梦。
    我莫大王尽力稳住心神,对阴承方说道:“但就算我不进广州,满清还是可以在宁波、松江开十三行,搅黄广州的进出口生意啊!”
    “那就太好了!”阴承方大叫一声,“那样一来,就不是大王断了这几百万人生路,而是满清断了他们生路。
    大王只需要把手一挥,这几百万人手脚并用,抬也能把大王抬到江宁城的大明皇宫中去了。”
    啊对!好像确实是这样。
    但阴承方接着说道:“但草民以为,乾隆绝不至于如此不智,他是不可能走如此愚蠢的一步棋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