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大明忠烈祠(二合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军低,但谁让他是我莫大王的外公呢。
    而右侧则是晋王李定国,以及大西军和大顺军一系的将领,李定国之下就是李过、李来亨父子,余者还有靳统武、郝摇旗等人。
    莫子布换上亲王的九缝皮弁朝服,带着众人上香祭拜这些忠义之士。
    李献文、袁开道等人一看见大顺军众将神像,立刻就绷不住了,他们跪在神像前泣不成声,声音之凄切,让众人都忍不住潸然泪下。
    已经开始有点发福的李献文拜完了祖宗,又对着莫子布长长下拜。
    “大将军,能在这方寸之地,使祖宗血食,我今日就算立刻死去,也能安心九泉了。”
    莫子布赶紧把李献文等人拉了起来,他并不怀疑这些人会支持他,莫大将军最关注的是另一些人的想法。
    这些人就是以宋城主吴让,高州城主庄春德,吉达城主叶丰昌,下缅甸通州伯陈建生等为首的闽南人。
    此时闽南人对国姓成功的感情可是很特殊的,远比后世要浓厚的多。
    可以说,目前要团结闽南人,除了妈祖以外,就属国姓爷这三个字最好使。
    “国姓爷英雄如此,如果要是看到我们这些后人,不知道会作何想。
    郑晦堂真是侮辱了他身上的血脉,就连追封王号都只敢上个潮,简直是儿戏,自古以来哪有以潮为号的王。
    今日,我欲追赠国姓爷为闽王,诸位以为如何?”
    听到莫子布说完,这些闽南人小心翼翼的对望了一眼,然后都把视线投到了吴让身上。
    这些闽南大豪中,吴让地盘最大,又因为有燕窝和锡矿之利,他也是最有钱的,从能力上来讲,吴让的能力更是最强的。
    而吴让只觉得头皮一阵阵发麻,他就知道,这是世上的便宜没那么好赚。
    这些年他在宋城发展的顺风顺水,五年中只给莫子布这个大王上缴了不过五万两银子的贡赋,而他每年获得利润都在八万两以上。
    如今吴让已经几乎把全族都接到了宋城,宋城也在这些年发展的飞快,已经有华人七八万,土著十五六万了。
    这些人中,虽然有些他是代管,但不管怎么说,势力已经相当庞大了。
    这种封建主的待遇,还能传给子孙,回到大陆上就是给个知府也不换啊!
    同时,他也明白莫子布要把郑克爽追封给国姓爷的潮王称号换成闽,是什么意思。
    这种事情,只有愿意接替郑氏衣钵,不说反清,至少要不屈从于满清的人才可以干。
    现在莫子布要这么干,不但代表莫子布已经准备接手明郑未尽之事业了,而且还是把他的身份,放到了至少和郑克爽一个档次的地步。
    一瞬间,吴让想了很多很多,但最后他都发现,背叛莫子布的成本,已经大到他不敢想了,他根本没得选择。
    而且,吴让是看着莫子布如何从无到有的,他觉得,莫子布或许无法反攻大陆,但是保住南洋基业还是可以的。
    这位大将军是如此的年轻,现在不过二十五岁,哪怕他就跟国姓爷一样三十九岁就英年早逝,也还有十四年呢。
    干了!
    吴让立刻就在祠中单膝下跪,莫子布则非常巧妙的移了一下,站在了国姓爷的神像身前。
    “大王,我吴让是你一手栽培起来的,心里也知道华夷之别。
    满清占我家乡,我虽然不能像祖先那样与东虏决死于沙场之上,但跟随大将军的胆子,还是有的。”
    后面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心中还是有些忐忑,但还是跪了下去,随后其他二十几个闽南籍的共和议员也走了过来,
    这些闽南人就在国姓爷的神像面前,当众立誓要跟随莫子布,绝不背叛。
    解决了这些闽南人的问题,莫子布长长松了口气,现在他麾下,势力大但并不能完全拿捏的,就是闽南系的这些人了。
    偏偏莫子布还很需要他们在吉达、宋城、丹城再到下缅甸一带效力,现在看到他们大体同意,总算是没闹出什么伤感情的幺蛾子。
    随后,众人来到了右偏殿,与左殿有有很大自主权,实际上拥有自己幕府的武勋不同,右殿供奉的,都是尽忠国事的文臣。
    位于右侧最上首的,是江南系文臣之首的史可法,史可法下面则是张煌言,其次为张名振,再次为夏允彝、夏完淳父子,以及陈子龙等人。
    而位于左侧的,就是闽粤系的全节忠臣,以岭南三忠的陈邦彦为首,下面依次为张家玉、陈子壮,以及潮州系的大忠臣郭之奇。
    当然,一众绯袍全节忠臣中,有一绿袍小官极为显眼,我莫大王自然要把自己的曾祖,放到这些大英雄中间。
    这全节文臣殿中的氛围,就要比尽忠武勋殿中的气氛好多了。
    跟莫子布一样说粤语的广东人就不说了,那是一进殿就很多人开始大哭。
    此时的广东,乃是全中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