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弘光朝廷灭亡之后,郑成功在南京国子监的学业也就随之终止了。
当时还叫郑森的他,虽然出生在日本,但是他对中国文化十分向往,郑芝龙在他七岁时把他接回福建培养。
他的母亲是田川氏也是出身武士家族,所以郑森从小就是文武兼备,长大后他热爱读《春秋》、《左传》、《孙子兵法》等书,向往先秦时期的人文风气,认为那时的人做事才是大英雄的风格。
当时清军南下,他认为干一番事业、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际的时刻到了。
不久之后他回到了福建,他们郑氏家族于黄道周等人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登基称帝,年号隆武。
郑森于是决定报效朝廷,向隆武帝讨要任务,并表现自己的才能。隆武帝对他十分赞赏,并说想招为驸马,可惜没有女儿一个,便表达要为他赐姓的意思。
郑森十分愉快的接受了,于是隆武皇帝给他赐国姓朱,改名朱成功,授御营中军都督,从此人们便称他为国姓爷。
奈何隆武帝的帝系血缘非常疏远,所以并没有什么实权,朱成功只得到一些小事情做,隆武帝虽派遣他从事了一些军事活动,但是并没有大的作为。
隆武帝在政策上与实权派郑芝龙相矛盾,隆武帝想要得到认可,就必须做出一番功绩来所以他一心北伐抗清,而郑芝龙只想偏安一隅,守住福建的家族财富势力。
在政策上朱成功与隆武帝一致,对自己父亲的作为不满,所以他向隆武帝表示全力支持,誓死效忠。
1646年三月,隆武帝决意出走江西,朱成功追随左右,但是遭到郑芝龙的阻拦,八月清军南下进攻福建,隆武帝封朱成功为忠孝伯,挂招讨大将军印。
郑芝龙与清廷洪承畴暗中议和,密令守军撤退,只有朱成功坚守抗清,兵败后向南撤退。
当时江西赣州被清军进攻,隆武帝决定亲征,但是不久在汀州兵败身亡,朱成功则继续向南溃退。
之后郑芝龙降清,朱成功力劝不听,还准备携全家一同前往福州投降,朱成功只得在郑鸿逵帮助下逃走。
郑芝龙等人被带到北京,朱成功与大学士路振飞等人会盟,誓师抗清,明确立誓恢复中原。
朱成功受到洪政,陈辉,甘辉,施琅等人的拥护,很快发展壮大起来。
了解过郑成功的事迹之后,我们可以来看作者是如何将之改写成贾芸的正传了。
只见旁边转出一个人来,【庚辰侧批:芸哥此处一现,后文不见突然。】“请宝叔安”。
宝玉看时,只见这人容长脸,长挑身材,年纪只好十八九岁,生得着实斯文清秀,倒也十分面善,只是想不起是那一房的,【庚辰侧批:大族人众,毕真,有是理。】叫什么名字。
贾琏笑道:“你怎么发呆,连他也不认得?他是后廊上住的五嫂子的儿子芸儿。”
宝玉笑道:“是了,是了,我怎么就忘了。”因问他母亲好,这会子什么勾当。
贾芸指贾琏道:“找二叔说句话。”
宝玉笑道:“你倒比先越发出挑了,【庚辰侧批:何尝是十二三岁小孩语。】
倒象我的儿子。”贾琏笑道:“好不害臊!人家比你大四五岁呢,就替你作儿子了?”
宝玉笑道:“你今年十几岁了?”
贾芸道:“十八岁。”
原来这贾芸最伶俐乖觉,听宝玉这样说,便笑道:“俗语说的,‘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
虽然岁数大,山高高不过太阳。只从我父亲没了,这几年也无人照管教导。【庚辰侧批:虽是随机而应,伶俐人之语,余却伤心。】如若宝叔不嫌侄儿蠢笨,认作儿子,就是我的造化了。”
贾琏笑道:“你听见了?认儿子不是好开交的呢。”【庚辰侧批:是兄凑弟趣,可叹!】说着就进去了。
宝玉笑道:“明儿你闲了,只管来找我,别和他们鬼鬼祟祟的。【庚辰侧批:何其堂皇正大之语。】这会子我不得闲儿。明儿你到书房里来,和你说天话儿,我带你园里顽耍去。”
这一段就是贾芸的第一次出场,前面已经讲过的宝玉收贾芸为儿子,写的就是隆武帝为郑森赐国姓,并为他改名朱成功的事。
这种赐国姓的事,对于郑森来说,当然是一件很荣幸的事了,所以贾芸才说这“就是我的造化了。”
在此之后,写的就是贾芸的起家之难与他如何在困难之中用自己的智慧找到一条出路。
且说贾芸进去见了贾琏,因打听可有什么事情。贾琏告诉他:
“前儿倒有一件事情出来,偏生你婶子再三求了我,【庚辰侧批:反说体面话,惧内人累累如是。】给了贾芹了。他许了我,说明儿园里还有几处要栽花木的地方,等这个工程出来,一定给你就是了。”
按前面说的,贾琏与王熙凤夫妻二人分别代表帝王与朝廷上掌握实际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