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章 螃蟹咏解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说完了菊花诗,再来看螃蟹咏。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写了很多诗,菊花诗评选的前三名都是林黛玉的,贾宝玉又排名靠后,这与其背后的内涵有关。
    而螃蟹咏则以薛宝钗为最,因为吃螃蟹代表的是搜刮民脂民膏,我们在解读的时候要注意这层意思。
    要明白螃蟹诗到底写的是什么,我们还是先具体看一下诗的内容。
    原文写的是:
    大家又评了一回,复又要了热蟹来,就在大圆桌子上吃了一回。宝玉笑道:“今日持螯赏桂,亦不可无诗。
    【庚辰双行夹批:全是他忙,全是他不及。妙极!】
    我已吟成,谁还敢作呢?”说着,便忙洗了手提笔写出。【庚辰双行夹批:且莫看诗,只看他偏于如许一大回诗后又写一回诗,岂世人想得到的?】
    众人看道是: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这首是宝玉自嘲的一首诗,说的是自己吃螃蟹,简单翻译过来就是:
    手持着蟹钳吃着美味的螃蟹,更喜欢有桂花树下可以乘凉,泼上醋,擂碎了姜,我食欲大增。
    贪吃的王孙公子应该有酒来助兴,横行霸道惯了,没想到腹内却是没有心肠。
    为了解馋早把吃多了性寒极冷的顾忌忘了,吃的指间沾满了螃蟹的腥味,洗都洗不干净。
    螃蟹的宿命本就是为了满足世人的口腹,就连称仙的苏东坡也曾自嘲平生为口忙,何况是我呢!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这是作者借宝玉之口,说他吃螃蟹忘了贾母的交代,手上沾满了螃蟹的腥味。
    宝玉代表大明,其实这也是作者的一种反思,说的是大明在末期吃了太多的螃蟹,忘记了要少吃的警告,最严重的是他将螃蟹被吃,看做是命,这就失去了怜悯之心了。
    桂花指向吴三桂,更喜桂阴凉是说大明指望关宁军顶在山海关阻挡清军,自己只想着躲在关内享福,这也是说大明朝廷那些王孙公子,文武百官不思进取,一味贪图享乐。
    黛玉笑道:“这样的诗,要一百首也有。”
    【庚辰双行夹批:看他这一说。】
    黛玉隐射的是崇祯皇帝,她这样说,是写崇祯帝觉得宝玉这样吃螃蟹不好,所以说宝玉这样的诗不好,也就是说他这种做法不对。
    但是宝玉会反驳他,我们看宝玉是怎么说的:
    宝玉笑道:“你这会子才力已尽,不说不能作了,还贬人家。”
    这里黛玉是崇祯,宝玉说他才力已尽,用了一个谐音,背面指的是他“财力”已尽,也就是钱用完了。
    钱没了,可是需要用钱的地方一点也不会少,所以他也是需要赶快筹钱的,因此黛玉也马上写了一首螃蟹诗。
    这段情节是模拟明末的财政状况,朝廷没钱,于是官府加大了征收的力度,老百姓被逼的抛弃土地,大量逃亡,成为流民。
    因此诗中宝玉说饕餮王孙,横行公子,这些统治者是没有心肠的,这个无肠可以理解为心里没有好的谋略。他们不管百姓的死活,逼得百姓流离失所,命丧他乡,因此说他们双手沾满了螃蟹的腥味。
    黛玉对于这种行为是看不上的,因此也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说话,只是大臣们会怼回来。
    他们会说,陛下你可以拿出你的内帑来赈济灾民,发军饷。
    我们前面说过,崇祯帝的皇帝私人金库很早就用完了,所以在早期的时候,他还可以拿出钱来救灾,但是到后来,他也拿不出钱来了。
    所以这里宝玉回怼的是:“你自己财力已尽,就别来贬损我们了,不行你自己来!”
    崇祯也是喜欢亲力亲为的人,所以他经常自己亲自下场主持国家大事,并不象万历或者天启皇帝那样,把事情丢给下面的官员。
    黛玉听了,并不答言,也不思索,提起笔来一挥,已有了一首。众人看道是:
    表面上看,黛玉作诗不用思考,是在表现她的才情,其实背面是在说崇祯帝做决策考虑不够周全,很多时候显得急躁,不够成熟。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铁甲长戈”都是兵器,代表的是刀兵,战事,死未忘就是到死都没有忘记。是说崇祯帝到死都没有忘记战争的事。
    “色相”是佛家语,指一切有形之物,用来说崇祯帝对于“色相”的追求,一直都没有走出来。
    螯是螃蟹的两个钳子,象征着它的兵器,在这兵器的背后,支撑它的是钳子里面如玉般的嫩肉,隐含的意思是撑起这些战事的军费,兵器,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