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99章大秦财神爷
一场高压反腐,让整个大秦朝廷得以运行的三省六部制度几乎陷入了停止工作的状态。
除了门下省之外,大多数的有司衙门都受到了或轻或重的冲击。
其中尤以尚书省最为严重,不仅就连尚书令大人都被关在了皇家别苑,其他六部中,以吏部为首的各部堂官几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盘问和清查,其中尤以刑部最为严重。
也是因为如此,那座灯火不熄了数十年的麒麟殿也终于迎来了短暂的歇息。
不过扶苏毕竟不是怠政的皇帝,无非是停了上朝的地方而已,该办公的还是要办公的,只是彻底搬到了勤政殿而已。
这一日夜,青铜灯树将勤政殿照得煌煌如昼,十二扇雕龙檀木屏风前,三丈长的青玉案上堆满账册。
户部尚书赵书源的白玉算珠在朱漆算盘上疾走,每一次撞击都显得格外有力。
他身后那幅《大秦疆域全图》上,原本标注着的孔雀王朝和希腊王朝的标记已被朱砂抹去,取而代之的是&34;西南都护府&34;以及“开西都护府”几个硕大的篆字。
&34;陛下,秦皇二十一年国库岁入折合黄金八百七十万两,白银一千五百七十三万两。&34;算珠骤停,赵书源捧起算盘朗声禀报道:&34;这其中,因为军需调用的缘故,西南都护府,仅占不足一成。&34;
西南都护府距离开西都护府最近,为了开西都护府的战后重建,当初扶苏特意下旨,西南都护府所收税银可直接调往开西都护府,具体数额由嬴高及韩信互相商榷而定,如今还能收上来几十万了白银,这倒是有些出乎预料。
待户部尚书赵书源禀报完毕,早已等候多时的通商使司司正李凯抚摸着腰间鎏金海贝腰带,相较于前几年,明显胖了一圈有余,此时的他轻笑着拱手道:“启禀陛下,上月罗马商船队抵交州,光是琉璃镜就卸了三十船,按照新订的《海舶税则》,抽解之后,至少可得白银三百七十五万两,还有迦太基、马其顿等国的商船也将于近日停靠上岸,届时关税至少可以增加六成。”
整个大秦腹地经过十数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命脉早已不再是单单依靠着农业赋税这一条路子。
“多元化”,这个以前闻所未闻的新词也成了诸多官员津津乐道的谈资。
如今的大秦境内,掌管钱财的,无非三家而已。
一是大秦户部。
毕竟是掌管着天下赋税,无论是农业、商业,只要是大秦境内,都得雁过拔毛,留下几两税银,这也使得,当今的户部,绝对是大秦境内掌管钱粮最多的部门。
没有之一。
其二便是通商使司。
从秦皇十五年开始,朝廷兴办国营企业起,这位司正大人的身份地位便扶摇直上。
原因无他,光是与列国通商这一笔收入,每年便可达千万两白银以上,更遑论各州境内到处充斥着通商使司的身影,如今的这位李司正,即便依旧不曾位列朝堂,但其影响力恐怕不输给任何一部尚书。
最后,便是一直待在一旁不曾言语的内务府府令大人嬴宗释。
作为嬴室宗族,嬴宗释掌管内务府自然是无可厚非。
而内务府专供皇室亲族,算得上是扶苏的私库,无论是户部,亦或是通商使司,每年都会向内务府专门拨款以供皇室享用,除了前线紧张的时候有过几次停拨之外,这些年来一直都不曾有过例外,久而久之,其积累下来的财富早已成了一个庞大的数字。
龙椅上,扶苏翻看着账册,指尖摩挲着西域都护府贡上来的月光石镇纸,三年前新铸的&34;秦半两&34;银币在他指缝间翻转,币面始皇帝侧像与背面的铁路图腾交替闪现。
见扶苏没有说话,一直没有开口嬴宗释拱手进言道:“本年几项大的开支,除了供养军队之外,便是开西都护府的各项维护、重建事宜,这几乎占了今年开支的三成,依臣建言,既然朝廷已经有了有利政策,来年当削减开西都护府的开支用度,即便是不能使其自给自足,也不该像现在这样事事依赖朝廷才对。”
只是这话刚出口,户部尚书赵书源便提出了不用意见:“国家为了西境边陲的安定,所耗银钱何止千万之巨?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开西都护府境内也有了人心思归的苗头,若是此时削减西境开支,必会增加百姓负担,于大局不利啊。”
一边说着,赵书源一边看向了嬴宗释,拱了拱手之后继续说道:“昔日西南刚刚归附,我朝财政比之现在不如远甚,那时我朝都能挺过时艰,更遑论现在?惜小财而忘大局,这可不是长久之道啊府令大人。”
嬴宗释听后却是眼神不善的看了他一眼,“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