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吕梁雾(七)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中并无南瓜,倒是新鲜辣椒有一车之多。”
    曾国荃急问道:“你确定是新鲜的辣椒?”
    “属下怎敢欺瞒大人?”
    “去,拿一些与本官看看。”待下人取来几个辣椒,曾国荃接到手中仔细观察,色泽鲜艳、果实饱满,掰开辣椒,里面白花花的种子充分证明这确为新近采摘下来的。曾国荃奇道,“各地大旱,近乎颗粒无收,朔平如何能产出新鲜瓜蔬?”
    师爷道:“前段时间刘大人曾报称朔平府化雾取水解决旱情,看来已见成效。”心中却为刘松龄捏了一把汗,刘松龄送了他一千两银子,让他在曾国荃面前多多美言,念在同乡一场的份上,师爷答应了下来。
    曾国荃这才想起两个月前朔平府报知聚雾取水,解决了饮用水和部分田地用水,当时省城的官员皆不相信,布政使还道是刘松龄哗众取宠,要进行处置,曾国荃念及刘松龄是湘系老人,虽与布政使在朔平开米店的亲戚起了一些冲突,但也是情非得已形势所逼,被他压了下来,还写信训诫了刘松龄一番。现在看来刘松龄确实是干了一件令他看得上眼的事,曾国荃收起双脚击掌称赞,决定亲自到朔平去看一看。
    九月中的吕梁山秋高气爽,草甸和云杉已经变得枯黄,只有松树依旧长青不息。刘摩站在紫荆山山脚的一处空地上,四周站着王捕头、张桂及一些百姓。此时秋忙已毕,张宗禹远去四川,张桂留了下来,近来情绪低落,刘摩在想法设法开导他,带他读书下棋、出门散心、谈古论今,这不,刘摩又开始卖弄他的古经,引来一大帮子百姓前来围观。,
    刘摩讲的是刘墉与和珅的故事。
    传说有一年的秋天,乾隆皇帝带着一帮子人到居庸关一带去行围射猎。随行人员除了亲王、驸马外,还有大学士刘墉。这刘墉是谁?那就是大名鼎鼎、嫉恶如仇、贪官污吏的死对头刘罗锅。早晨路过清河的时候,但见河水缓缓地流着,水清见底,河底里的小石头子一粒一粒的看得清清楚楚。刘墉一边看着河水,一边想着主意。
    到沙河的时候,天快晌午,大队人马就在沙河岸上扎营休息。这沙河是清河与榆河会合后的河流,水势比清河湍急多了。就在御膳房的太监在河旁摆上琼浆玉液、熊掌、燕窝,准备用膳的时候,刘墉连忙上前跪奏道:“臣有一事不明,特向万岁求教。”乾隆正要用膳,随口道:“有话请讲,何必行此君臣大礼?”刘墉站起来,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扔到河里。噗嗵,石头掉进了河底,只溅起一点小小的水花儿。
    “陛下,您看这水有多深?”刘墉问。
    乾隆摸了摸胡子,心里说:你个刘罗锅,这么点事你还想难我呀!就说:“一丈五,差不离。”
    “那清河呢?”刘墉又问。
    “清河吗?”乾隆又摸了摸胡子,“丈把深吧!”
    “这么说,是清河深呢还是沙河深?”
    “当然沙河深。”
    “真的?”
    “当然是真的!”乾隆想:你刘罗锅鬼主意多,想糊弄我?我不上你的当。他捻着胡须,洋洋得意地靠在御椅上。
    刘墉看了看正在兴头上的乾隆,转身叫过一个太监说:“你快回城传圣旨:杀和珅!”
    “这这”太监吓了一跳,“这陛下让杀吗?”
    “你刚才没听陛下说‘杀和珅’吗?你只管去好了,有事我担当。”
    那太监平日里也看不惯和珅对乾隆吹牛拍马,对下边的人奸诈刁恶那一套。反正万岁爷有话,这是大家都听见了的,管它是真是假?再说,真要有事,还有刘墉顶着呢!便说了声:“遵旨!”便跨马奔了京城。
    那天,乾隆玩得还挺痛快,野兔、野鸡什么的,打得也不少。第二天,高高兴兴地回到城里,刚进宫就有太监来禀报说:“和珅已伏法。”
    乾隆一听,立刻拍桌子瞪眼地大叫:“这,这是谁叫杀的?”
    “是,是刘墉传”太监一句话还没说完,刘墉就大模大样地走了进来。
    “你,你为什么叫杀和珅?”乾隆怒冲冲地奔到刘墉面前。
    刘墉不慌不忙地道:“陛下息怒。您怎么那么健忘?杀和珅是您昨儿个去打猎时说的呀!我还钉问了一句:‘是真的吗?’你说:‘是真的!’”
    “我,我”乾隆气得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心里狠狠地骂着:“好你个刘罗锅呀,原来你装傻充愣是在这儿等着我。我算上了你的大当了!”但他也不敢对刘墉怎么着。一是不管怎么说,自己说过这样的话;二是他还真离不开刘罗锅,没有刘罗锅他就玩不转了。
    刘墉呢,心里暗自高兴,因为他到底替朝廷、替百姓除了这一大害。
    一段故事讲完,众人哄然叫好,意犹未尽地催促刘摩再讲一个,刘摩笑道:“好了,今天只能讲一个,以后有空我再讲。天气慢慢变凉,我担心竹竿会被冻坏,还要大伙帮个忙,用麦秸或者茅草把竹竿裹起来,老王,你带着大伙去吧!”王捕头与百姓们嘻嘻哈哈地散去,还有一名老者带着随从站在不远处,笑吟吟地看向刘摩,从衣着来看,刘摩估计是走关外的过路商人,微笑点头致意准备离开,那老者道,“娃儿等一下。”
    刘摩走上前拱手行礼道:“不知老先生有何见教?”
    老者笑道:“你就是寿年的独子刘摩?”
    刘摩听其直呼父亲的表字,心中一凛,问道:“小子正是,敢问老先生尊姓大名?”
    “大胆!”老者的随从喝道,“大人的名讳岂是你这小儿所能问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