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速之客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面投下一颗石子,瞬间吸引了众多目光。好奇的、探究的、鄙夷的、同情的……各种情绪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
    她无视这些目光,径直走到领取饭食的窗口。负责分派食物的粗使婆子抬眼看到是她,眼神里也带着一丝古怪的打量,动作明显慢了几分,舀给她的清粥也比旁人少了一勺,配菜也只有一小碟腌萝卜干。
    苏砚清平静地接过粗瓷碗碟,道了声谢,便端着走向角落里一张空着的、明显有些污渍的食案。刚坐下,还未来得及拿起筷子,一个端着满满一碗热粥的身影就“不小心”地撞了过来。
    “哎呀!”
    一声娇呼。滚烫的粥水泼洒而出,大半溅在了苏砚清的衣袖和前襟上!浅碧色的院服瞬间被染上一大片黏腻的污渍,散发着米粥的甜腥气。
    撞人的是一个圆脸少女,正是昨日柳小姐身边试图接纸条的那一个。她脸上带着夸张的惊慌,眼底却藏着恶意的快意,连声道歉:“对不住!对不住!沈……沈教习!我不是故意的!我手滑了!”声音又尖又高,引得周围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柳小姐在不远处掩着嘴轻笑,眼神得意洋洋。
    苏砚清低头看着自己狼藉一片的前襟和衣袖,滚烫的粥水隔着布料传来灼痛感。她缓缓放下手中的筷子,抬起头,看向那个一脸“无辜”的圆脸少女。她的眼神平静无波,深不见底,没有愤怒,也没有委屈,只有一种令人心底发寒的审视,仿佛在看一个跳梁小丑。
    那圆脸少女被她看得心头莫名一慌,准备好的下一句奚落卡在了喉咙里。
    苏砚清没有斥责,也没有纠缠。她只是站起身,平静地开口,声音清晰地传遍了这个瞬间安静下来的食舍角落:“无妨。下次端稳些,莫要再‘手滑’了。”她将“手滑”二字咬得清晰而缓慢,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冰冷。
    说完,她不再看那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圆脸少女,也没有理会柳小姐陡然阴沉下来的脸色,更没有试图去清理污渍。她端起自己那碗几乎没动的清粥和萝卜干,径直走到食舍角落一个专门倾倒残羹剩饭的木桶旁,手腕一倾。
    哗啦——
    清粥和萝卜干尽数倒入馊水桶中,发出沉闷的声响。
    然后,她端着空碗空碟,步履从容地走向清洗处,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那挺直的背影和沾满污渍的衣衫,在晨光中构成一幅奇异而沉默的画面。食舍里一片诡异的寂静,所有目光都追随着那个背影,直到她消失在门口。
    羞辱?她苏砚清连乱葬岗的泥都捧过,连杀父之仇的血都咽下,区区一碗泼在身上的粥,又算得了什么?不过是提醒她,这书院锦绣华服之下,同样爬满了蛆虫。
    ***
    离开食舍,苏砚清并未回竹露斋更换衣物。那刺目的污渍粘在身上,带着灼烫后的微痛和粘腻的不适,如同一个耻辱的印记。她需要这印记时刻提醒自己身处何种境地。她抱着几本刚领到的、属于地字班的基础经籍——《论语集注》、《大学衍义》、《女诫新解》,步履沉稳地走向书院西北角。
    那里,是凤鸣书院的核心重地之一——**藏书楼**。
    楼高三层,飞檐斗拱,古意盎然。巨大的匾额上“博观阁”三字,笔力雄浑,据说是前朝大儒所题。楼前古柏参天,青苔覆阶,透着一股沉甸甸的岁月积淀与书卷威严。还未靠近,便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经年累月沉淀下来的纸张与墨香混合的特殊气息。
    苏砚清的心跳微微加速。这便是她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凤鸣书院藏书之丰,号称冠绝大晋,不仅囊括经史子集,更有大量地方志、邸报汇编、甚至前朝秘档!她父亲苏文澜当年蒙冤的线索,那些被刻意掩盖的蛛丝马迹,那些可能指向靖南王府的证据,或许就尘封在这浩瀚书海的某个角落!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动与渴望,眼神重新恢复沉静。踏上石阶,推开那扇沉重的、包着铜角的楠木大门。
    一股更浓郁的、带着些许凉意的书香扑面而来。楼内光线幽深,巨大的空间被一排排顶天立地的乌木书架分割成纵横交错的甬道。书架之上,典籍浩如烟海,层层叠叠,一直延伸到视线难以企及的高处。空气中漂浮着细微的尘埃,在从高窗透入的几缕阳光中飞舞。只有极少数穿着不同颜色院服(代表着更高等级或特殊权限)的学子,在书架间安静地穿行、查阅,步履轻得如同猫,偶尔响起书页翻动的沙沙声,更显空旷幽静。
    一位穿着深灰色长衫、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的老者坐在入口处的长案后,正低头用一支极细的毛笔在一本厚厚的簿册上登记着什么。他便是藏书楼的守阁人,人称“吴老”。据说已在阁中待了四十年,对这里的每一本书都了如指掌。
    苏砚清走到长案前,将自己的新号牌“地字拾玖”双手奉上,声音清冷而恭敬:“学生沈青砚,新入地字班,前来登记借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