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半个多小时后,刘清明把车停在老酒馆附近的一个停车场。
因为疫情的缘故,原本热闹的街道显得有些冷清。
酒馆的招牌亮着昏黄的灯,门脸不大,看着很有几分年头。
推门进去,里面果然没什么客人,稀稀拉拉就两桌。
一个穿着对襟衫的服务员迎上来:“先生您好,有预定吗?”
“我找丁先生。”
“哦,丁先生在二楼的包厢,我带您上去。”
跟着服务员上了吱呀作响的木楼梯,来到一间挂着“听雨轩”牌子的包厢门口。
服务员推开门,丁奇正坐在里面,桌上已经摆了两个凉菜,一瓶白酒也开了。
“你可算来了,我这都快饿出幻觉了。”丁奇招呼他坐下。
刘清明坐到他对面,对服务员说:“再加几个热菜,你们的招牌菜都上。”
“好嘞。”服务员应声退下。
丁奇给他倒上一杯酒:“来,先走一个。”
刘清明把酒杯推了回去:“开着车呢,喝不了。”
他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
丁奇也不勉强:“行,算你小子有原则。反正我今天打车来的,正好陪我喝个痛快。”
他自顾自地抿了一口,舒服地哈出一口气。
“清明,还没问你,最后分到哪个部门了?”丁奇夹了一筷子花生米,扔进嘴里。
“产业司,机械装备处。”刘清明淡淡地说。
丁奇的动作顿了一下,似乎有些意外,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产业司,不错啊,实权部门。”
刘清明喝了口茶,没有接话。
丁奇看着他,压低了声音:“我听老何说了,他本来是想把你弄到我们体改司来的。”
“体改司?”
“对,经济体制改革司。老何说你脑子活,又有基层经验,来这儿正好能发挥。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报告打上去,被人给截了。”
“截了?”
“嗯,截胡了。”丁奇又喝了口酒,“据说,出手的人级别比老何高,老何也没办法。他特意让我跟你说一声,免得你心里有疙瘩,以为他没尽力。”
刘清明摆了摆手,神色平静。
“在哪儿都一样,都是为国家干活,我无所谓。”
他确实无所谓。
从在卢东升办公室里说出那句话开始,他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能顺利入职,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丁奇仔细观察着他的反应,见他不像是在说场面话,才松了口气。
“你能这么想最好。其实产业司也相当不错,尤其是你们机械处,那可是个肥差。”
“有多肥?”刘清明玩味地拿着手里的茶碗。
丁奇左右看了看,包厢门关着,他便凑近了些。
“就说你们高处长,我可听说,光是在京城的房子,就不下三套。”
刘清明心里一惊。
三套房?在03年的京城,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贪污?”
丁奇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笑意。
“兄弟,到了这个层面,哪还能用‘贪污’这么低级的词儿。”
“那是什么?”
“是上供。”丁奇一字一句地说。
看着刘清明疑惑的样子,他解释道:“这么跟你说吧,前几年,国家不是搞了个大乙烯项目吗?十几个亿的盘子,好几个省挤破了头想抢。最后项目花落谁家,拍板的是当时的计委,但具体的评估报告,前期调研,都是由你们产业司机械处来做。”
“你说,他手上的那支笔,值多少钱?”
刘清明瞬间明白了。
这支笔,何止千金。
它能决定一个项目的前途,能决定几十亿资金的流向,更能决定一个地方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
丁奇继续说:“人家根本用不着主动伸手。有的是人排着队,变着法儿地把好处送到他手上。房子、车子,都是小意思。他真要想捞钱,在二环内弄一套四合院都不难。”
“就说平时的迎来送往,那些地方上来跑项目的人,带的烟酒茶,哪样不是顶级的?我听说他家专门有个房间放这些东西,都快堆不下了。光是把这些东西拿到回收店去卖,一年下来都是一笔巨款。关键是,这还不违规。”
丁奇的话,让刘清明想起了报道那天,宁远省那位陆厅长在材料下面夹着的那两包华子。
只不过交一次材料,就得“上供”。
平时可想而知。
而那只是冰山一角。
跟眼下丁奇描述的场景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原来,这就是‘跑部钱进’。”刘清明不由得感慨。
“没错。”丁奇点头,“以前这些重大项目的审批权,分散在各个部委。现在,权力全部集中到了咱们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