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清明有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
“他说,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计算机是信息时代的未来。我们不能输掉未来。”
林峥听完,沉默了。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了寂静。
这件事,要说和刘清明本职工作有关,也算有关,芯片制造技术也是精密机械的一部分。
要说没关系,也可以没关系。
他现在还在全国防指工作,甚至还没有完全到发改委上任。
他在这件事里,没有任何直接的个人利益。
要说他是一心为了清江,那肯定不尽然。
但他在想到这件事的时候,第一时间选择的是清江,而不是基础更好、资源更丰富的京城或者沪市。
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因为他知道,这里的人,才会毫无保留地、全力以赴地支持他。
林峥的脸上,再次浮现出那一丝淡淡的笑意。
“又是一件需要冒险的事啊。”
他缓缓开口。
“看来,你们两个,都已经被他说服了。”
黄文儒立刻说道:“林书记,我让人再三论证过。我认为,他说的那些,极有可能在未来成为现实。”
“西方世界现在还在不断渲染所谓的‘华夏威胁论’,我们的入世谈判进行得如此艰难。那个《瓦森纳协定》,全世界就只把我们、还有两伊那样的国家限制在外,这难道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林峥摆了摆手。
“我没有质疑他的看法。”
林峥看着黄文儒,一字一句地说道:“实际上,你说是他提出来的,这件事的可信度,在我这里就已经很高了。”
黄文儒愕然。
他彻底愣住了。
他不像吴新蕊那样,对刘清明和林峥之间的渊源有那么深的了解。
他更是第一次,从这位省委书记的嘴里,听到如此不加掩饰的偏爱和信任。
林峥继续说道:“当然,事情一定要经过严格的论证。特别是,这件事涉及到巨大的资金量,每一分钱,都要为清江人民负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41章穿书女配、老娘的茶艺好不好(第2/2页)
吴新蕊立刻接话:“林书记的指示很重要。这件事的前期投入,大约是十万欧元。我已经让省财政先拿出一笔专项拨款,直接打到我们驻维也纳大使馆的账上。这也是一种监督,确保资金用在实处。”
林峥点了点头。
“省长考虑得很周到。”
他沉吟片刻。
“我明白了。这件事,我会再了解一下。”
吴新蕊和黄文儒立刻站起身。
“那我们就不打扰书记工作了。”
两人告辞,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门轻轻关上。
走在安静的走廊里,黄文儒才感觉自己的后背已经微微有些湿了。
他小心翼翼地问身旁的吴新蕊。
“省长,林书记这……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啊?”
吴新蕊的脚步没有停。
“林书记没否定。”
黄文儒心领神会。
在官场,不否定,有时候就是最大的肯定。
“我明白了。”黄文儒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兴奋,“那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推进了。我打算亲自带队跑一趟,尽我们最大的诚意。”
吴新蕊说:“可以。等刘清明那边的消息吧。你们先把签证都办好,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出发。”
黄文儒轻轻点头:“好的!”
……
办公室里。
林峥重新坐回椅子上。
他没有再看桌上的文件,而是拿起了黄文儒留下的那份材料,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技术层面的东西,他也不是很了解。
那就要找了解的人来打听了。
林峥思索了片刻,抓起桌上的固定电话,拨打了一个京城的号码。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
“喂。”
“老唐,我,林峥。”
电话那头的人显然有些意外。
“老林?你在哪里?”
林峥说:“我在清江。打听个事,你们信产部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大动作?”
电话那头的,正是信息产业部的部长,唐择涛。
“我们的动作可多了,天天都有。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个?”
林峥直截了当:“光刻机。”
唐择涛那边沉默了一下。
“你怎么会突然关心这个?你们清江省,准备搞半导体制造?”
林峥说:“云州那边有个构想,希望能引进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突破一下国家的空白领域。”
唐择涛笑了。
“老林,你这消息够灵通的啊。”
他说:“发改委的体改司,前段时间是交上来一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