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头,“对,这就是现实。”
饭桌上的气氛,有些沉重。
这是一个圈内人都懂,却又无力改变的现实。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基本都是骗经费的吧。”刘清明的话有些尖锐。
丁奇微微皱眉。
“不能这么说,研究肯定有成有败,投入和产出成正比。”他的辩护,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
刘清明知道,自己戳到了痛处。
这不只是芯片行业的问题,而是这个时期国内科研领域的一个通病。
“现在,可能有一个机会,”刘清明话锋一转,“一个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我们有可能拼一把吗?”
丁奇彻底放下了筷子。
他看着刘清明,神色莫辨。
“我自从认识你,就天天都睡不着觉。你小子,就没个平稳的时候。”
刘清明淡淡一笑,“这是唯一的机会,一旦错过,我们今后会很难受。被西方持续卡脖子,每年要花费大量的外汇买他们的高价产品,他再用赚我们的钱搞研发,保持对我们的优势。”
他的话不响,但份量十足。
丁奇沉默了。
他身在体改司,看问题的角度比刘清明更高,更宏观。
刘清明说的这些战略层面的东西,他当然懂。
“我们一向提倡自力更生。”丁奇半晌才说。
“是的,但有些时候,可以加快这个速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23章说动同事、心怀梦想(第2/2页)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瓦森纳协定吧?”丁奇一语中的。
那个由美国主导的协定,是针对华夏等国的高技术出口管制制度,是套在华夏科技发展脖子上的一道枷锁。
“我只担心,我负责的方向,没有精力想那么多。”刘清明含糊地回答。
丁奇叹了口气,“计算机确实是我们的一个机会,但为此要投入的资源也是巨大的,想说服上面,很难。”
“总要有人尝试,你愿意吗?”刘清明直视着丁奇。
这是一个赤裸裸的邀请。
一个邀请他参与一场风险巨大,收益未卜的豪赌。
丁奇觉得有些头疼。
他感觉自己答应这顿午饭就是个错误。
“我感觉我有大病,怎么会相信你这么离谱的建议?”他自言自语,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看着刘清明。
刘清明的回答很简单。
“你不是相信这个建议,你只是相信我。”
这句话,正中丁奇的软肋。
是啊。
换了任何一个人跟他说这番话,他都会觉得对方疯了。
但说这话的人是刘清清。
是这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年轻人。
“真有这么急迫?”丁奇问。
“很急,稍纵即逝的机会,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刘清明没有隐瞒风险。
“你这是逼我打退堂鼓啊。”
“我只是不想给你一个虚假的希望。”
丁奇沉默了很久,周围嘈杂的碗筷碰撞声,都仿佛远去了。
最终,他端起茶杯,将里面的茶水一饮而尽。
“那我只能放手一搏了。”
简单的一句话,却重逾千斤。
“谢谢。”刘清明由衷地说。
“别光嘴上谢啊,这顿你请。”丁奇试图让气氛轻松一点。
“客要请,人也要谢。”刘清明也笑了起来。
气氛松弛下来。
既然已经决定入局,丁奇的脑子也开始活泛起来。
“其实,”他压低了些许音量,“老何告诉我,外交部和咱们发改委,将会组建一个谈判代表团去欧洲,和他们就瓦森纳协定进行第一轮磋商。”
刘清明心里一动。
“什么时候?”
“时间未定,得看疫情的发展。人选在拟定了,各个司都要出人,你们产业司也有名额。”
刘清明苦笑着摇了摇头,“那肯定没戏,我这会儿还被借调在外呢。”
“那倒也是,”丁奇表示赞同,“公费出国的机会,一向是打破头,哪能轮到咱们呢。”
刘清明知道这是实情,这年头,一个出国名额就是香饽饽,没有门路根本轮不上。
他自己不会为此去钻营,丁奇也肯定不干。
再说了,真出去了,自己究竟能有多大作用?不好讲。
他现在最大的作用,其实是利用前世的见识,给有权力的人提供思路。
过去几年,他一直就是这么干的,无论是林峥还是吴新蕊,都得到了他不少的建议,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可在国家层面上,他人微言轻。
他写的报告,或许会放到领导的案头,但这样的报告,每天都会有很多,领导会有全面考虑。
比如芯片战略,国家不可谓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