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豆浆和油条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唐圆圆带着陈墨他们一行人直接来到吾州老城区的骑楼城。
    所谓的骑楼一般都是三四层楼房,地层商铺门面向内缩入2至3米作为人行走廊,叫“骑楼底人行道”。
    骑楼的外观融合了华夏传统风格和欧洲古典建筑风格,既有罗马柱、圆穹形的屋顶等西方元素,也有中式灰雕彩绘、吉祥图案浮雕、满洲窗等中式元素。
    黄求之一下车就被眼前街景惊住了,加上沿途小吃摊的商贩全操着一口比她说得还流利的“粤语”,让她以为到了羊城的上下九。
    “这里的人怎么都说粤语?”
    “白话。”
    唐圆圆纠正说,
    “我们叫白话,当然也就你们说的粤语。”
    “吾州以前是两广的中心,所以说我们这里的白话才是最为正宗的’粤语’。”
    本来就迷糊的黄求之几人,听了唐圆圆的话更加懵逼了。
    “还是我来解释吧,其实以前是没有’粤语’这个词。”
    陈墨替为解释。
    “以前’粤语’这种口音在本地一般都是叫某某白话,例如吾州白话、桂平白话、广州白话、东莞白话等等;
    ‘粤语’这个词汇出现是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香江的歌手罗纹演唱了《狮子山下》成为香江人的港歌,让白话歌曲得到广泛传播。
    当时《狮子山下》的叫法是“白话流行曲”。
    但是当时的香江媒体觉得’白话流行曲’的叫法不够好,也不够严谨,因为其他省份也有“白话”,文章也有“白话文”,于是将“白话”改用“粤语”一词。随着香江音乐和影视作品的大爆发,“粤语”这个词逐渐被更多人熟悉,成为主流。
    其实,人家罗纹祖籍是西厂桂平的,他唱的也是桂平白话口音,’粤语流行曲’更准确的说法是’桂语流行曲’才对。”
    黄求之几人都有点意外的看着陈墨。
    “你怎么懂那么多?”
    “嗨,别看我是个司机!”
    陈墨一脸的傲娇,自鸣得意。
    “其实我是文化人!”
    直播间的网友们也都要为陈墨的博学点赞的时候,刘婵直接拆穿了他。
    “别听他吹,他用另一个手机AI搜索呢!”
    “会用AI搜索那也是我实力的一部分!”
    被说破陈墨脸皮微红,赶紧岔开话题。
    “唐警官,你带我们来这次吃什么好吃的?”
    “这一条街全是美食,你们只管放开的来吃,今晚全场我唐小姐买单!”
    “不过我强烈建议你们不要一下吃得太饱,走两步换一家又能刷新好吃的!”
    欧耶!
    众人一阵欢声雀跃,齐齐启动吃货模式。
    红糖姜茶配腊肠笋干咸汤圆一口封神、一元一串的牛杂唯美又价廉、老记臭豆腐是真不臭、嗦钉螺、各种水果搭配的八方糖水…
    众人沿途扫街、从街头吃到街尾,那是吃到一个爽。
    当然,
    也有几样黑暗料理是让黄求之她们这些外地人接受不来的。
    例如,
    酸嘢!
    酸嘢是当地的俚语,其实就是腌制食品。
    这玩意在棒子国的叫法可能就是泡菜。
    只不过,
    西厂这里万物皆可腌制!
    萝卜、胡萝卜、笋皮、红薯、凉薯、蒜头、辣椒等蔬菜;
    芒果、木瓜、杨桃、菠萝、李子、沙梨等水果;
    甚至鸡脚鸭掌、鱼皮海蜇等肉类产品也可用于制作酸嘢!
    黄求之她们吃不来,陈墨却是对芒果酸尤其喜欢。
    腌制的芒果,酸得恰到好处,甜得入口通鼻又久久回甘,吃后唇齿留香。
    直播间的网友见他吃得又是皱眉又是哈气,却又停不了口,看得也是口水直流。
    【主播这吃相……看得我都流口水了,芒果酸嘢真有那么好吃?】
    【酸嘢万物皆可腌,真的超出想象,不知道味道到底咋样?】
    【陈墨吃芒果酸这表情,又痛苦又享受,我也想试试了!】
    【不止酸嘢,这条美食街看着太诱人了,每样都想来一份!】
    【梧州骑楼城的建筑风格好特别,中西合璧,好想亲自去逛逛。】
    【看他们从街头吃到街尾,我都看饿了!】
    【心动不如行动,明天我就从湘南出发梧州,把主播他们吃过的都吃一遍!】
    【这个可以有,我明天也从湛江出发梧州!】
    【我江西的也报名!】
    【……】
    …
    黄求之她们接受不了酸嘢,却是对街尾的豆浆和油条情有独钟。
    人手一杯豆浆和一根油条,吃得那是津津有味。
    “你们至于么!”
    陈墨忍不住嘲笑,
    “来到梧州当然是要吃当地的特色美食,全国哪里没有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