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不是泥巴,”银莲护着自己的“杰作”,眼中闪过一丝委屈,“这是给四娘和三郎做的包子饺子呢!我都捏了半天了。”
文氏见状,笑着递来一个簸箕:“放这里吧,一会给你煮。等你写完字,咱们就一起玩。”
银莲这才依依不舍地把泥巴“包子”放进簸箕,乖乖去写字了。她坐在小板凳上,认真地一笔一画描摹着字帖,时不时还要问问路过的人这是什么字。
夜幕降临,炊烟袅袅升起,柳芸的喊声传遍村头:“韩大郎!回家吃饭了!”
三郎和四娘飞快跑回家,手里还捧着银莲“煮”的泥巴包子和饺子,非要让柳芸也尝尝。
柳芸低头一看,不禁哭笑不得。泥巴“包子”虽然形状不太规整,但能看出银莲确实下了功夫,每个都捏出了褶子。
三郎蹲在厨房门口,眼巴巴地望着那盆浑浊的泥水,小脸皱成一团。
泥水里漂浮着他精心捏制的“饺子”和“包子”,被阿娘一盆水无情地冲散了。
“三郎,快进来吃饭。”柳芸的声音从堂屋传来。
三郎依依不舍地看了眼那盆泥水,小手指还在空中比划着。他一边往嘴里扒拉着饭菜,一边琢磨着要不要趁阿娘不注意,重新把那些泥巴捡回来。
一个大胆的想法刚在脑海中冒头,就对上了柳芸投来的锐利目光。
“咕咚”一声,三郎赶紧把嘴里的饭菜咽下,缩了缩脖子,乖乖低头扒饭。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柳芸语气柔和,给他夹了块咸鱼。
最近村里闹虫灾,庄稼遭了殃,家家户户都在紧衣缩食。
大部分人家已经把一日两顿的杂粮饭换成了稀粥,田埂边的野菜刚冒个头就被人薅光了。就连平日里最爱摆谱的张员外家,也开始打粥度日。
但在这种艰难时期,柳芸家却依然保持着三五天一顿肉的规矩。
每顿饭不是吃白饭就是喝粥糊糊,偶尔还能吃上面粉做的饺子馒头。桌上总少不了一盘咸鱼或腊肉,再配上新鲜的时令蔬菜。
“阿娘,这个好吃!”四娘捧着碗,小脸蛋被撑得鼓鼓的,像只偷食的小仓鼠。
“慢点吃,别噎着。”柳芸递给她一杯水,目光柔和地扫过桌前的四个孩子。
虽说她的厨艺算不上多好,但胜在食材精良,再加上日子久了也有了些经验。四个孩子捧着大碗,吃得津津有味,这就是对她最好的褒奖。
“阿娘,我吃饱了。”大郎放下碗筷,主动开始收拾桌子。
“我也吃好了!”四娘也跟着站起来,“今天该我和大哥值日。”
柳芸点点头,看着两个孩子麻利地收拾着碗筷。她正想靠在椅子上歇会儿,院门外突然传来了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