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过,“她顿了顿,“场地整平怕是要费些功夫。“
钱东家连连点头,拍胸脯保证:“四五天内,我定将场地整平妥当,决不耽误工期。“
谈妥细节,柳芸这才告辞离去。回村路上,她脑中已开始构思风车磨的具体设计。
回到韩家村,柳芸径直来到韩木匠家。她将尺寸设计图交给韩木匠,简单交代几句,便匆匆回家吃午饭。
午饭后,柳芸便扛起工具,准备去采石头。刚出门,便看到韩峰两兄弟迎面走来。兄弟两人二话不说,跟着她一同前往采石场。
石场上,三人忙碌着,汗水很快浸湿了衣衫。柳芸挥舞着锤子,一下下敲打着石块,眼中满是专注。不时有碎石飞溅,她也毫不在意,只是专心致志地完成手中的工作。
几天后,三张直径七十厘米的小磨便做好了。柳芸仔细检查每一处细节,确保无误。与此同时,韩木匠那边的风车也已完工,上好漆正在晾干。
三架风车尺寸一模一样,分毫不差,推磨也是如此,只有纹理有细微差别。每个部件上都刻着“韩家老宅村风车磨坊“的字样,柳芸看着这行字,眼中闪过一丝自豪。
这段时间里,忠实从下河村领了三波人过来,柳芸又成功谈成两单家庭私用小套组。单子多了起来,柳芸和韩木匠都忙得不可开交。
韩木匠紧急在村里找了两个帮手,一起制作风车扇叶。柳芸则带着几个年轻人,手把手教他们制作推磨。整个韩家村都沸腾了,村民们纷纷打听这门新营生。
月底,一共五套小组合风车磨交付出去。听闻村里人也可以当掮客,还能拿提成,各家都动了心思。外嫁来的女人们,纷纷回娘家,给娘家人宣传风车磨坊的好处。外出吃席时,也会顺便提上一嘴,还让对方去的时候记得报自己名字,能便宜一些。
这般操作之下,还真给柳芸的风车磨厂带来了几个小单。柳芸给他们的提成,她们会从中拿去五文十文的,返给自家定风车磨的亲戚。
各家情况都差不多,没有特别富裕的,也不是所有村都有下河村的实力,所以是三五家共买一套,摊薄了成本。
在这件事上,柳芸发现,村中妇女们实在很有当销售的潜力。特别是在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体系下,女性几乎包揽了家里除去种地伐木砍柴以外的所有家务。这风车磨,给女人带来的益处更多,她们也更有驱动力去推广。
然而,柳芸心里清楚,女人们的行动范围较小,想往镇以外的地方发展,十分艰难。她暗自思忖,还得要靠那些外出走商的小贩、货郎,才能将风车磨的名声传得更远。
夜深人静,柳芸独自坐在院中,盘算着这门生意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