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44章尚书房(第1/2页)
弘晖与弘昫今岁一同入学尚书房,这是还在宫里的权宜之计,但搬出宫之后,皇孙们再要入宫读书,便不大合适了。
身份上倒无明确要求,说皇孙不可以再入宫赴学,但搬出宫,便不算紫禁城内人,皇孙想要一早入内,必须得有康熙亲自批准,前边大哥、三哥家都无此例,四贝勒岂能开这个先河?
而且,在他看来,现在尚书房的氛围,其实也并不适合儿子们在其中读书。
他怕宋满想不开,认为在宫中读书最好,毕竟都是名家教导,又近在御前,所以说那番话时,还看了宋满一眼,寻思要设法安抚她。
不想宋满却面无异色,自然地答应下来,他反而有点奇怪了——因为这件事,他已经和福晋提过了。
福晋是答应得很干脆,但他一眼就看出来,福晋心里是很不安的,大约认为他不让弘晖在宫里读书,是对弘晖有什么不满,怕弘晖在宫里惹事吧……直到听说弘昫也不在宫内读书了,福晋才放下心,顺从他的安排。
他不动声色地看了宋满一眼,继续说:“教弘晖和弘昫的先生,我也细细查访着,明年必能得了,自然选极好的,只是比之宫中名儒,怕还是有所不及。”
宋满却道:“读书之事,一半在师长,一半在自己,弘昫若能定下心读书,在家中只怕反而要比宫内好些……他虽然少语,其实是个内心极敏感的孩子,这段日子,好几次他下学回来,妾都看出他心情不大好,细细地问,却不肯说。”
四贝勒眉心蹙起,宋满轻声细语地继续说:“妾想,只怕是在家里众星捧月惯了,出去了,那么多皇孙在一处读书,哪能人人顺着他的意呢?他又不知人情往来,只会门头读书……必是多有不顺之处。这倒没什么,顺风顺水长大的孩子,本也该摔打摔打,只是这宫内,实在人心叵测,在外人眼中,他的身份和弘晖毕竟是不同的,只怕多有踩高捧低,甚至挑拨兄弟关系。”
她越说,四贝勒的眉头皱得越紧。
宋满道:“幸而他们俩从小一起长大,弘晖和气,弘昫心里也孺慕兄长,他们兄弟和睦,还未出事患,但这宫中的人心实在是叫人害怕,倒像见不得人家里好似的。若能离开这是非场,在家内静静读书,于孩子们反而是好事。”
虽然她如今已是侧福晋,弘昫的身份也不算弱,但往直接的想,阿玛的爵位就这一个,嫡长子在前头,弘昫自然是默默无光的那一个,偏他学业又颇为灵慧,肯用功,先生夸奖过好几次,都是这个年纪的小男孩,难免对弘昫有所不满。
弘昫虽没细说,但她追问之下,也透露一点,宋满听着,便很担心。
好在弘昫是个内核很稳定的小孩,他回答很干脆:“不值一提之人,我何必在意他们?”
宋满仔细安抚了儿子,却不愿他再长期于宫内读书了。
太子的孩子,和一个不大受重视的皇子的庶子,身份到底是天壤之别。
四贝勒面色沉下来,见宋满看了有些不安,深吸一口气,先轻拍她的手安抚一下,“你能这样想,是最好的。你放心吧,这件事,我心里有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4章尚书房(第2/2页)
宋满没有详说,但四贝勒已经明白她的弦外之意,无非是弘昫在尚书房招人眼了而已。
四贝勒这几年,也看出来,二儿子的性子和自己是很像的,他是从尚书房走出来的,岂不知其中的弯弯绕绕。
四贝勒心里已有了打算,与宋满又说了一会话,到晚点时分,元晞和弘昫也回来了,膳桌摆开,大半是弘昫和元晞喜欢吃的,两个小的眼睛只盯着大烧鸡,还没到在意这些的岁数,他们也吃什么都香。
弘昫知道额娘最近一直担心自己,默默吃了两碗饭,把碗底给宋满看。
膳后,四贝勒叫弘昫问书,问起在尚书房内读书的事,弘昫只说先生很好,讲的东西他很喜欢听,他每天和大哥都吃了什么点心,旁的事没有提起。
四贝勒便不多问,只问他功课,晚间孩子们睡了,他与宋满也歇下,衾帐间天地皆静,宋满先睡着了,静静躺着,呼吸轻而缓,四贝勒却很久没有睡意。
他借着月光看她,低声说:“咱们弘昫,和我幼时像极了……我不会叫他受委屈,你放心吧。”
未几日,太子在毓庆宫设宴,邀请兄弟们赏花,三贝勒带着早已入学的长子赴宴,四贝勒也带着弘晖、弘昫两个入学的孩子去了。
因都是忙人,这宴会在下午衙门事毕、孩子散学之后举行,弘晖弘昫回来送书、换衣裳,众人正在正房里说话,李氏懒洋洋地笑:“一转眼,弘晖和弘昫都这样大了,来往交际,也能跟着爷一起了。”
四福晋看她一眼,“是啊,孩子们都大了。”看不出昨日听四贝勒说起,要带着弘晖、弘昫同去后,不愉的样子。
前年指进来的钱氏是个温婉小美人儿,当时年纪还有些小,过了两年,模样愈发清丽了,她一进来,便跟着小张氏住,顺理成章地跟了福晋。
闻言立刻转移话题,道:“咱们大阿哥真是勤奋,日日问书至晚间,天没亮又起来背书,贝勒爷考校功课,没有答不上来的,都算是福晋教得好。”
李氏道:“勤奋是好事,可大阿哥这身子骨也得注意,马上天儿要热了,还这样早晚熬着,能受得住吗?”
四福晋脸色微沉,小张氏柔声细气地说:“阿哥是自己要强,但福晋也最心疼阿哥,怎么会让阿哥拿自己身子熬呢?李姐姐多虑了。听闻二阿哥也还是日日晨起背书,这孩子入了学,哪有不用功的?宋福晋,您说是不是?”
“孩子们是勤奋。”宋满慢慢说,“我看着心疼得紧,他们这么小的年纪,睡不够怎么成呢?到晚间,他再不愿意,我也要熄灯了。倒是早晨醒来,他精神好,愿意背一会书,就随他了。”
四福晋道:“爷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孩子还小,熬打几年,锻炼出来了就好了。”
虽然这样说,李氏说大阿哥身体弱之语,她还是听进去的,晚些人散,她叫来弘晖的太监,仔细叮嘱,叫一定敦促大阿哥在学内奋力勤学,晚上好生歇息。